雪莲

作品数:20被引量:2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红山文化辽代蒙元时期力图农业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部蒙古论坛》《内蒙古社会科学》《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赤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利用研究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年第1期44-49,共6页葛玉枫 雪莲 杨洁 
文旅部《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中强调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并协同发展。赤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旅游资源众多,深度挖掘利用非遗资源开发旅游产品,依托旅游产业实现非物质文化活态传承,潜力...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旅融合 旅游开发利用 赤峰市 
试论“带徒传艺”机制对乐亭大鼓传承的作用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54-58,共5页赵鑫然 雪莲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下,引发了对具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再思考,其中“带徒传艺”机制再次受到关注。本文以乐亭大鼓为例,论述该机制在其传承中所起到的作用。主要包括“带徒传艺”机制下的师“传”徒“承”、促进默会性知识有...
关键词:带徒传艺 乐亭大鼓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机制 
试论“呼图格沁”歌舞中体现的文化传承与融合
《西部蒙古论坛》2022年第3期62-66,127,共6页雪莲 云杰雅 
敖汉旗萨力巴乡乌兰召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呼图格沁”歌舞,是一种集祝颂、民歌、舞蹈、说唱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文化遗产。“呼图格沁”歌舞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独具特色,它不仅与中国古代北方民族萨满教文化相联系,与藏传佛教“查玛”乐舞...
关键词:“呼图格沁” 蒙古族歌舞 文化 传承与融合 
蒙古国“石堆墓”“石板墓”与红山文化积石冢比较研究被引量:2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1-7,共7页雪莲 
2018年度赤峰学院红山文化研究院招标项目
在蒙古国考古文化遗存中,有一种墓葬习俗与红山文化的积石冢的外部形制非常相似,那就是墓上积石的“石堆墓”和“石板墓”文化。虽然红山文化积石冢与蒙古国的“石堆墓”“石板墓”之间的文化内涵差异巨大,很难做大范围的跨时空比较研究...
关键词:石堆墓 石板墓 积石冢 
西辽河流域的史前生产工具——石磨盘、石磨棒考被引量:3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11-13,共3页雪莲 
西辽河流域的史前生产工具石磨盘、石磨棒产生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的以采集为主的前农业时期,是北方地区谷物加工的主要工具。石磨盘、石磨棒的分布范围广泛,在中国北部以及蒙古国境内都有出土。
关键词:西辽河流域 石磨盘 石磨棒 
洪格力图墓葬出土的人面饰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9-11,共3页雪莲 徐丽颖 
在内蒙古巴林右旗洪格力图敖包顶部发现了一处史前墓葬遗迹,墓葬中出土了7件大小有序排列的玉玦,同时还出土了两件陶人面饰。人面饰在红山文化诸文化中多有出现,是当时远古先民灵魂观念及灵魂崇拜的具体反映。
关键词:洪格力图 人面饰 灵魂观念 崇拜 
蒙元时期草原丝路上的文化交往被引量:3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7期31-33,共3页雪莲 徐利颖 
内蒙古社会科学研究2015年一般项目"蒙元时期驿站构建的文化基础研究"(15B29);内蒙古民族文化建设研究工程项目"元代对外关系史"(MZWH15-16)
蒙古军的西征,摧毁了欧亚大陆各国之间的彼此疆界,打通了东西方之间的交通,中国的火器、印刷、医学、绘画等传到了西方,而西亚的天文、历算、地理学、回回皅技术、语言、宗教、医学、药物、音乐等传到了中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间的接触...
关键词:游牧文化 蒙元时期 草原丝绸之路 文化 交往 
蒙元时期驿站建设的文化基础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0期15-16,共2页雪莲 
内蒙古社会科学研究2015年一般项目<蒙元时期驿站构建的文化基础研究>(15B29)
蒙元时期"驿站"制度的建设,虽有前期的影响,但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态环境、开放的民族性格、驿马等交通工具的使用、蒙古牧民的口传信息的习俗以及蒙古牧人的助人习俗等具有游牧文...
关键词:蒙元时期 驿站 文化基础 
辽对西北边疆的征服与治理被引量:2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58-60,共3页雪莲 
契丹是游牧于西拉沐沦河、老哈河一带的古代民族。在辽太祖、辽太宗东征西讨创建国家的过程中,征服了诸多民族,创建了一个版图辽阔的草原帝国。辽朝对游牧于漠北的"阻卜"各部族前后发动过四次大规模的征服,将各个游牧部族置于自己的统...
关键词: 西北边疆 征服 治理 
赤峰地区辽代、清代时期的佛教寺庙文化调查被引量:2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1期9-12,共4页雪莲 
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蒙古族民俗文化传承与变迁研究"(14XMZ031)课题阶段性成果
佛教传入北方草原地带,始于匈奴时期。此后统治北方的各个民族都推崇佛教。由于地方政府的扶持和推崇,辽代以及明末清初,佛教在赤峰地区的传播形成两个高潮,寺庙作为佛教的载体,在赤峰地区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通过对赤峰地区佛教寺...
关键词:赤峰地区 辽代 清代 寺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