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开义

作品数:5被引量:7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青藏高原层析成像P波阿尔金断裂带地幔结构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科学通报》《地球物理学进展》《地球物理学报》《地质论评》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南海西部海域新生代地质构造被引量:15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5年第2期45-52,共8页万玲 姚伯初 吴能友 马开义 董英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G2000046705;G2000046704);国土资源部重大科技项目"中国大陆岩石圈三维结构";海洋勘查专项(126031605)
南海西部海域地质构造复杂,以北东、北西和近南北向断裂构成区域性格架,重力异常和磁力异常具有明显方向性,地震剖面反映新生代地层可划分出上、中、下三套构造层,深部地壳结构变化较大,地壳强烈减薄,甚至出现了洋壳。此外,南海西部海...
关键词:南海西部海域 地质构造特征 油气资源潜力 新生代地层 油气聚集带 地球物理场 磁力异常 重力异常 地震剖面 结构变化 深部地壳 沉积盆地 南海地区 调查成果 地壳结构 综合研究 背景资料 区域性 南北向 方向性 构造层 洋壳 
阿尔金断裂系及邻区剪切波各向异性研究被引量:9
《地球物理学进展》1999年第4期58-65,共8页董英君 薛光琦 马开义 姜枚 
中法合作项目
利用中法合作布设在青藏高原西北缘的三分量数字地震仪记录到的远震SKS波数据,计算并研究了台站下方岩石圈各向异性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阿尔金断裂系南北的各向异性存在较大差异,阿尔金断裂系附近快波偏振方向在N80E左右,而柴达木盆地...
关键词:SKS波 各向异性 上地幔变形 阿尔金断裂系 
阿尔金断裂带地壳和上地幔结构的P波层析成像被引量:26
《地球物理学报》1999年第3期341-350,共10页史大年 姜枚 马开义 薛光琦 董英君 G.Poupinet G.Wittlinger G.Herauel 
地质矿产部前沿科研项目!9501106
阿尔金断裂是青藏高原西北边缘最主要的断裂.天然地震P波层析成像结果揭示了阿尔金断裂(严格地说这里指阿尔金断裂中部,下同)为一条宽约40km左右的低速带,并以比较直立的产状向下延伸至150km左右深度.结果同时显示塔里木岩石圈曾...
关键词:阿尔金断裂带 地壳 地幔结构 远震层析成像 断层 
印度板块俯冲仅到特提斯喜马拉雅之下的地震层析证据被引量:15
《科学通报》1998年第12期1308-1311,共4页吕庆田 姜枚 许志琴 马开义 A.Hirn 
利用中法合作布设在藏南 51个临时地震台记录的数据进行的层析反演结果表明 :印度板块整体仅俯冲到特提斯喜马拉雅之下 ,在嘎拉附近俯冲角度变陡并向下延伸到 150km ,然后逐渐变平 ,俯冲前沿限制在雅鲁藏布江缝合线以南 .对应康马、冈...
关键词:印度板块 板块构造 俯冲 地震层析 
由震源机制和地震波各向异性探讨青藏高原岩石圈变形被引量:10
《地质论评》1997年第4期337-346,共10页吕庆田 姜枚 马开义 许志琴 
本文据青藏高原天然地震震源参数和地震波各向异性资料,讨论了高原岩石圈不同圈层的变形特征。指出高原地壳的变形是以周边的逆冲叠覆和内部的东西向拉张和走滑为特征。中、下地壳和上地幔则以北东方向的塑性流动变形为主并呈顺时针旋...
关键词:青藏高原 震源机制 地震各向异性 岩石圈变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