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定浩

作品数:13被引量:6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战备完好率网络系统可靠性失效率保障性更多>>
发文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环境技术》《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型复杂电子系统开展“五性”一体化设计的必要性被引量:3
《环境技术》2014年第2期36-39,共4页徐海 丁定浩 
本文首先对大型复杂电子系统的特点及"五性"一体化设计的思想进行了阐述,进而结合工程实际,分析了当前"五性"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展"五性"一体化设计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出路,并提出了相应建议措施,对如何建立"五性"指标体系、综合...
关键词:大型复杂电子系统 “五性”一体化设计 
对紧缩系统可靠性试验的商榷被引量:2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13年第6期1-4,共4页丁定浩 
阐述了紧缩系统可靠性试验的局限性,论证了在确定紧缩系统可靠性考核指标中存在某种使用待考核可靠性预计参数作为考核标准的矛盾性(问题),并用数值示例说明紧缩系统可靠性鉴定试验存在附加风险。
关键词:紧缩系统 紧缩比例 可靠性鉴定试验 考核指标 
对美国MIL-HDBK-338手册中“效能”参数的解读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13年第A01期1-3,共3页丁定浩 
对于美国MIL-HDBK一338手册中有关"效能"中的"能力"参数,解读为以概率表达的性能参数,由性能设计实现,与RMS设计无直接关联。指出"效能"中的战备完好率框架模型是不正确的,无法用增添备件保障因子进行修正,也不能用修正的使用可用度替...
关键词:效能 能力 战备完好率 使用可用度 
保障C4IR网络系统成功运行的使用可用度模型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13年第1期1-4,共4页丁定浩 
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可以实际操作设计的、具有维修保障和备件保障的、以链路LRU为基础模块的使用可用度模型,为链路使用可用度工程设计奠定基础;开发直接生成网络最小割集模型,为链路网络系统的使用可用度设计开辟途径。
关键词:通信链路网络 最小树集 最小割集 使用可用度 维修保障 备件保障 现场更换单元 
联机检修的冗余结构使用可用度模型修正被引量:4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12年第5期1-5,共5页丁定浩 
现场故障更换对象由电子和机电元器件改变为电子和机电更换模块后,备件保障就成为联机检修冗余结构任务可靠度和使用可用度模型中必须包含的一个关键参数。但在传统的联机检修任务可靠度和现行的使用可用度模型中没有得到或没有完全得...
关键词:联机检修任务可靠度 停机检修任务可靠度 备件保障概率 使用可用度 
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参数指标体系探讨被引量:23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1年第2期170-174,共5页丁定浩 陆军 
研究了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指标体系,将参数指标划分为战术、技术、工程设计三个层次,阐述了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各种组合参数与单项参数之间存在的主从层次和相互关系,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指标的顶层到现场更换模块之间的相...
关键词:可靠性 维修性 保障性 参数指标体系 参数指标的统计定义 单项参数 合成参数 
新型战备完好率模型被引量:12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10年第3期1-5,共5页丁定浩 陆军 王斌 
现行的战备完好率模型仅仅注重维修保障,而未考虑备件保障,在通常情况下,模型本身还高估了实际的战备完好性。使用可用度也不能代替战备完好率,两者的目标对象,工作、维修剖面,涉及的相关参数完全不同。提出了新的战备完好率模型,全面...
关键词:战备完好率 使用可用度 维修延误时间 备件延误时间 
维修时间新参数和维修性设计技术新进展被引量:12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0年第4期381-384,388,共5页丁定浩 陆军 
针对战备完好率要求,提出了新的维修延误时间参数,同时创建了多单元同时维修和多单元等待维修的平均修复时间和平均维修延误时间模型,以解决战备完好率与冗余结构中面临多单元失效的维修性设计和维修保障的优化设计。
关键词:平均维修延误时间 平均修复时间 多单元同时维修 多单元等待维修 维修设施 
以可靠性为中心定量确定预防性维修周期的新模型被引量:2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0年第3期320-323,共4页梁建 丁定浩 
阐述耗损性机电部件和冗余部件预防检测维修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阐述了同一部件用于不同任务剖面的不同检测更换期,以及不同性质的耗损性的不同处理方式,提出了从可靠性要求确定不同任务剖面、不同耗损性部件预防检测或更换周期的新模型。
关键词:耗损性机电部件 冗余结构部件 失效率 检测更换周期 
备件保障概率新模型被引量:16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09年第3期327-330,共4页丁定浩 陆军 刘俊荣 
传统的备件保障概率模型表达的是它在规定保障周期期末的备件保障概率,它低于保障周期内任意时刻的备件保障概率,因此用它作为参数表征具有概率平均特征的战备完好率或使用可用度中是不适宜的,计算得到的使用可用度或战备完好率的结果...
关键词:保障周期 备件传统保障概率 备件平均保障概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