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超

作品数:6被引量:1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肝豆状核变性变性患者肝豆状核超声学HLD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安徽医学》《中国骨质疏松杂志》《临床输血与检验》更多>>
所获基金:安徽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TIA患者颈部血管病变的超声学研究被引量:2
《安徽医学》2012年第5期585-588,共4页吕达平 何志超 吴筠凡 吴君霞 李凯 胡纪源 韩咏竹 
安徽省卫生厅2009年青年科研基金资助(09B134)
目的通过颈部血管超声检测,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检测73例TIA患者及71例同龄健康对照组的血管超声,进一步对TIA组加以分类:单纯TIA发作39例,合并各类脑梗死计34例,分析内膜厚度、...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超声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凝指标与血小板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临床输血与检验》2011年第3期231-233,共3页吴君霞 范贤峰 许赣 何志超 胡纪源 
目的研究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PLT)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128例HLD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用血凝仪检测PT、APTT、TT、Fib;血球仪检测PLT;全...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 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时间 血小板 
驱铜联合活性维生素D_3治疗对Wilson's病患者骨骼及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7年第9期667-669,674,共4页杨广娥 王训 徐经生 吴君霞 何志超 杨任民 
目的观察Wilson's病患者骨骼X线摄片表现,及驱铜治疗联合活性维生素D3补充治疗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对35例入选Wilson's病患者入院时进行骨骼X线摄片,并分别于治疗前及二巯基丙磺酸钠驱铜辅以活性维生素D3治疗8疗程后,放射免疫法测定骨...
关键词:Wilson's病 骨质疏松 活性维生素D3 骨骼代谢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的变化被引量:1
《放射免疫学杂志》2005年第3期171-173,共3页吴君霞 王蓉 韩红波 何志超 林祥宏 许赣 杨任民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的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和四型胶原(Ⅳ-C)的变化。方法:对186例HLD患者和39例正常对照组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HA、LN和Ⅳ-C水平。结果:HLD组的HA、LN和Ⅳ-C水平分别为(175.12±73...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 血清标志物 肝纤维化 患者 正常对照组 HLD 透明质酸 四型胶原 层粘蛋白 分析检测 放射免疫 不同程度 Ⅳ-C 水平 HA LN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清PCⅢ和TGF-β_1的测定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放射免疫学杂志》2005年第1期16-17,共2页吴君霞 林祥宏 韩红波 何志超 许赣 杨任民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Ⅲ型前胶原(PCⅢ)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及 临床意义。方法:对112例HLD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PCⅢ和用酶免法检测TGF-β1 的水平。结果:HLD组PCⅢ和TGF-β1的水平显...
关键词:PCⅢ TGF-Β1 患者 HLD 肝豆状核变性 临床意义 血清 水平 转化生长因子-Β1 变化 
二巯基丙磺酸钠驱铜治疗对肝豆状核变性铜代谢的影响被引量:9
《放射免疫学杂志》2001年第1期1-2,共2页胡纪源 吴君霞 何志超 林宏祥 程楠 王训 韩咏竹 杨任民 
目的 :探讨驱铜治疗对肝豆状核变性 (HLD)患者铜代谢的影响。方法 :对 12 5例HLD进行了二巯基丙磺酸钠 (DMPS)治疗前后的铜代谢指标检测对比 ,旨在了解驱铜治疗对血清铜蓝蛋白 (CP)、血清铜氧化酶 (SCO)、血清铜 (SCu)及 2 4小时尿铜 (U...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 二巯基丙磺酸钠 血清铜蓝蛋白 血清铜氧化酶 血清铜 尿铜 治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