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付德

作品数:28被引量:4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更多>>
发文主题:固体电介质电介质电老化捕获电子动力学更多>>
发文领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发文期刊:《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光学学报》《功能材料》《无机材料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铁电陶瓷的极化运动学模型被引量:2
《电子学报》1998年第2期117-119,共3页凌志远 刘付德 熊茂仁 陈楷 
铁电陶瓷中两种机电耦合效应的相互关系及机理是一个引入注目的研究课题。本文从经典的固有偶极子取向极化模型出发,考虑固有偶极子取向时的弛豫现象,提出了在恒外力作用下的运动学模型,由此得到了在一定条件下铁电陶瓷中两种机电耦...
关键词:铁电陶瓷 固有偶极子 机电耦合效应 
电可控机电耦合特性的研究
《电子学报》1997年第8期96-99,共4页凌志远 刘付德 熊茂仁 丘其春 陈楷 
基于经典的压电学第一、第二类方程,引入铁电体中普遍存在的电致伸缩效应,本文导出了电可控机电耦合特性的关系式,该式表明电可控机电耦合效应主要起源于铁电体的电致伸缩效应;电致伸缩效应愈强,可控范围愈大;具有弥散相变的铁电...
关键词:电可控机电耦合 电致伸缩效应 铁电体 
极性介质热刺激电流与偶极子分立激活能分布被引量:2
《应用科学学报》1997年第3期291-298,共8页刘付德 凌志远 熊茂仁 
该文从单一激活能电偶极子去极化对热刺激电流贡献的物理过程出发,用数值计算方法计算了多激活能级电偶极子去极化对电流的贡献.结果表明当电偶极子间激活能之差小于2kT时,电偶板子可以看作以能级连续分布的形式存在;如果大于2kT,...
关键词:极性介质 热刺激电流 激活能 电偶极子 电介质 
固体电介质中电偶极子热刺激电流与任意束缚能级分布谱
《电子学报》1995年第11期6-10,共5页刘付德 凌志远 熊茂仁 
本文对单一束缚能级下电偶极子传统的热刺激电流,尤其是对其中超越函数积分物理意义加以分析后,首次导出了具有任意束缚能级的电偶极子热刺激电流理论。用假设的分布检验该结果表明近似解与精确解符合得相当好。应用本文的结果可以方...
关键词:固体电介质 电偶极子 热刺激电流 能谱分布 
固体介质电偶极子等温衰减电流与激活能分布被引量:1
《中国科学(A辑)》1995年第7期725-732,共8页刘付德 凌志远 熊茂仁 
从经典的单一弛豫时间Debye方程着手,考虑各个弛豫时间的电偶极子对弛豫过程贡献的物理意义后,近似地获得了以任意激活能分布的电偶极子数与等温衰减电流的基本关系,即电偶极子激活能分布密度与电流I和衰减时间t的乘积成正比。数值计算...
关键词:电偶极子 电流衰减 介电弛豫 固体电介质 激活能 
改性PZT陶瓷的大场诱应变效应
《功能材料》1995年第4期328-331,共4页刘付德 凌志远 谢进 张穗真 
研究了改性锆钛酸铅(PZT)陶瓷材料的场诱应变性能与组成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材料组成选取既位于90°畴成份占较大比例的菱方相,且处于机电耦合特性较强的相界处,同时采用适量的等价离子A位取代以及适量的A位和B位施主掺...
关键词:改性 PZT陶瓷 电致伸缩 压电应变 锆钛酸铅 
固体介质中电偶极子介电常数温度特性与能级密度分布关系被引量:5
《物理学报》1995年第8期1302-1309,共8页刘付德 凌志远 熊茂仁 
从电介质极化的基本方程出发,实现了直接从介电常数温度特性关系获得偶极子任意能级密度分布,该理论并不需要已知偶极子任何性质,均能实现分布计算.
关键词:偶极子 介电常数 温度特性 能级分布 
有机介质中陷阱产生的等温电流研究
《应用科学学报》1993年第4期303-310,共8页刘付德 王玉芬 杨百屯 刘耀南 
考虑现有测量方法难以区分电子陷阱和空穴陷阶的困难,该文提出表面电位模型,实现了对电子陷阱能级密度和空穴陷阱能级密度分布的测量,发展了J.G.Simmons的等温电流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比较实验法,研究强电场作用下介质中产生新陷阱...
关键词:有机介质 陷阱 表面电位 等温电流 
复合压电材料的压电性起源
《电子学报》1993年第5期31-38,共8页凌志远 刘付德 杨大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本文从压电学的基本定义出发,推导出两相系0—3型连通性复合压电材料的压电应变常数表达式,进一步修正了T.Furukawa压电应变常数表达式的缺陷,使理论和实验结果更相吻合。利用SEM、X-ray等先进分析手段,探讨了影响0—3型复合压电材料压...
关键词:压电材料 压电 应变常数 刚度系数 
高温极化压电陶瓷的研究
《无机材料学报》1993年第3期303-308,共6页凌志远 刘付德 庄志强 
极化是压电陶瓷的一个重要工艺阶段;一般在有机硅油中的低温极化(T_p=120℃)条件下,大尺寸、较小绝缘电阻的高居里点硬性压电陶瓷难以达到饱和极化,且老化性能有时也不尽人意.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极化工艺—高温极化,即在极化温度高于居...
关键词:极化温度 电埸 压电陶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