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红

作品数:13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中国传统艺术意蕴艺术品艺术本体表现性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美术大观》《佛山陶瓷》《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书法》更多>>
所获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明代陶瓷上的人物题材研究
《佛山陶瓷》2025年第3期146-149,共4页王进 刘晓红 
2022年度辽宁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美学融入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实施机制研究(LNYJG2022403)。
本文围绕明代时期陶瓷中的人物题材展开研究,通过对青花瓷、五彩瓷、斗彩瓷等主要瓷器类型的人物画进行分析,揭示了这些在明代的发展与特点。明代陶瓷上的人物画题材,对后世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它不仅在陶...
关键词:明朝 陶瓷 中国画 人物题材 
赓续血脉 守正创新——新时代中国革命题材大型雕塑创作探寻被引量:1
《美术大观》2022年第9期88-92,共5页洪涛 刘晓红 
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新时代语境下中国革命题材大型雕塑创作研究”(批准号20YJA760023)项目成果。
以红色资源为表现内容的革命题材大型雕塑,因作品题材本身的重大历史意义以及作品形式上展现出来的精神力量,谱写了中国现当代雕塑史的华彩篇章,在中国雕塑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索新时代中国革命题材大型雕塑创作如何秉持...
关键词:革命题材 红色资源 大型雕塑 公共艺术 
物我交融 因心造境——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空间意识抉微
《艺术教育》2022年第6期157-160,共4页封永佳 刘晓红 
2021年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美学视域下《艺术概论》课程‘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实施研究”,项目编号:YJSJG220210032。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画家用独特的意识观念去营造和表现画面的空间感。这种独特的美学空间意识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表现得尤为精妙。与西洋绘画有逻辑的、科学的空间处理方式不同,中国传统绘画在中国古典哲学、禅宗思想的观照和影响下,通...
关键词:传统山水画 空间 透视 哲学 
宋人“书法尚意”论中“意”字内涵刍议
《美育学刊》2021年第6期91-97,共7页刘晓红 
2021年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美学视域下《艺术概论》课程‘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实施研究”(YJSJG220210032)的阶段性成果。
苏轼、黄庭坚等人倡导的“书法尚意”理论与书法实践,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意”的内涵是理解“书法尚意”的关键,值得进行深入探究和考辨。从“意”字的释义可以阐发出“心意”“情意”“任意”“新意”四个关键词。结合...
关键词:书法尚意 心意 情意 任意 新意 
当代艺术的“真实”“力量”和“卓越”——以赵汀阳的一篇影评为线索的分析被引量:2
《美育学刊》2020年第1期39-44,共6页刘晓红 
2004年赵汀阳在《读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可可西里的最后一枪》的一篇影评,文中提出,如何使艺术作品呈现出"真实"并"有力量"的美,这一点很重要,它触及了这个时代一个重要的美学观点问题。在美术领域,蒋兆和的《流民图》等作品,也阐释...
关键词:真实 公共性 力量 卓越 
倪瓒的“画境”与《秋江》的“戏境”——中国传统绘画与戏曲艺术表现形式的共性浅议
《中国书画》2018年第10期11-15,共5页刘晓红 
简洁、空灵、写意、传神是中国传统艺术在表现形式上的显著特征。元代画家倪瓒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虽是自谦之语,但也道出一个艺术妙蒂,即中国传统艺术从不拘泥于写实模拟,在表现手法上多采简洁、空灵,重写意、重传神,往往更能有助...
关键词:艺术表现形式 中国传统绘画 倪瓒 中国传统艺术 戏曲 画境 不求形似 表现手法 
傅山书法作品中的美学品性
《中国书法》2018年第7X期161-163,共3页刘晓红 
傅山是明末清初的书法大家,他的书法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叙事"符号,完整地展现了他各个时期生命历程的起伏跌宕。他篆、隶、真、行、草诸体皆备,用笔在融合古人书风的基础上与内心深处的"势"相契合,书写风格气韵高古、苍茫浑厚、...
关键词:雄浑 沉著 高古 豪放 悲慨 
真实的力量——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培、研习剪纸课堂教学随记
《艺术教育》2016年第12期213-214,共2页刘晓红 
剪纸作为特有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其文化特征与中国农业社会息息相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研习基地的高等师范院校,在研习教学过程中要帮助传承人建立作为文化持有者的自信,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可持续、活态文化发展的样式。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剪纸 传承 
孤寂与悲凉中的长啸——徐渭艺术品格论析被引量:2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121-124,共4页刘晓红 
沈阳师范大学第七批教改立项课题(JG201511)
晚明画家徐渭的笔墨表现特征不同于西方绘画语言,它没有固定的单元模式,在画面的形象处理中以不受客观物象所限的表达方式,藉由笔墨把常见的生活物象转化为审美意象,表现出"心手相应"的状态,达到心游万仞而神婺入极的自由境界。他的画...
关键词:孤寂 长啸 物象 真实 
中国水墨画创作中的个性真实
《艺术教育》2009年第3期106-106,共1页刘晓红 
在艺术的发展进程中,中国水墨画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它运用多角度来表示物象,在形象的处理上处于一种自由状态,不受客观物象所限,自由触发灵感。中国水墨画作为超越物象描写而洋溢着艺术家精神意义的表现载体,述说了极具个...
关键词:个性真实 恣意 价值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