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飞滨

作品数:13被引量:2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游侠游侠诗诗歌儒家思想唐诗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文学研究》《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华文化论坛》更多>>
所获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李白交游“五陵豪”考辩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154-159,共6页刘飞滨 李文玉 
李白交游"五陵豪"是在一系列投谒失败后另辟蹊径继续寻求进身之阶的行为,有着明确的目的性。这个问题,从"五陵豪"的特殊身份、李白当时所作的游侠诗及李白对"五陵豪"的真实态度中可以得到说明。李白交游"五陵豪"而终遭"北门厄",之后满...
关键词:李白 干谒 交游 五陵豪 
“轻薄儿”形象与唐诗人的游侠观念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37-40,共4页刘飞滨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游侠诗考论"(SC12B033)阶段性成果
唐诗中的很多"轻薄儿"形象,其身份已不是传统的贵胄公子,而是活跃于通都大邑的游侠少年。诗人继承了《轻薄篇》的批评精神,借"轻薄儿"之名,对游侠少年的一些失当行为进行了批评。这一现象,为完整认识唐诗人的游侠观念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轻薄儿 唐诗 游侠观念 
关于游侠诗的界定问题被引量:1
《中华文化论坛》2013年第4期18-21,共4页刘飞滨 
2012年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游侠诗论"成果之一
在游侠诗研究中,一直以来,有研究者只是着眼于诗歌或诗歌中人物某一方面,便片面判断,将一些非游侠诗当做游侠诗去讨论,以进行相关研究。这一问题,实在是游侠诗研究中一个较大的遗憾。游侠诗的界定,应以游侠的本质特点为参照,对作品进行...
关键词:游侠诗 界定 游侠 本质特点 学术规范 
论梁陈诗歌中游侠形象的绮丽化现象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99-102,共4页刘飞滨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游侠诗考论"(SC12B033)
梁陈时期,很多诗歌中的游侠形象失去了魏晋时期的雄强刚健风貌,普遍被披上了风流倜傥、悠游享乐、极尽人世风情的绮丽色彩,显得浮华萎弱。游侠形象的绮丽化使这些诗歌大大降低了其本应具有的阳刚之美,这也是长期以来游侠诗不被重视的原...
关键词:帝王心理 游侠形象 侠文化 侠文学 武侠小说 
唐诗中的“五陵少年”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86-89,共4页刘飞滨 
2012年度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游侠诗考论"(编号:SC12B0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五陵"是西汉陵邑制度下产生的一个概念,它往往成为权力、富贵的象征,"五陵少年"名义上看便是出身于这个权力、富贵之乡的少年群体。其实,唐诗中所描写的"五陵少年"往往是一个泛称,它已经超越了其固有的区间概念,指代的是活跃于长安一...
关键词:唐诗 五陵 “五陵少年” 长安游侠 
论司马迁的游侠观被引量: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101-106,共6页刘飞滨 
司马迁在《史记》中第一次为游侠树碑立传,并对自己的游侠观作了系统阐发。他将游侠的精神特质概括为"侠客之义",其内涵包括一言九鼎、诚实守信的人格,急人之难、舍生取义的精神和逡逡退让、不居功自傲的品质。同时,他还提出"布衣之侠"...
关键词:司马迁 游侠观 抒情性 影响 
元杂剧“尾声”运用情况的量化分析
《四川戏剧》2008年第5期73-76,共4页何光涛 刘飞滨 
2007年度四川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元杂剧的技术读法》(项目编号为07SB06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元杂剧“尾声”名称繁多.各个“尾声”的句式也非常丰富。这种丰富性给读者常常带来很多困惑。比如,它们究竟有没有固定的谱式?它们究竟属于何种宫调?它们具有哪些特性?它们为何称谓繁多?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对元杂剧...
关键词:量化分析 元杂剧 尾声 丰富性 宫调 
为“王公大人们”张目——墨学“十诫”思想管窥被引量:2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3期24-27,共4页江秀玲 刘飞滨 
陕西省教育厅社科基金资助项目(04JK032)
墨学“十论”是墨子针对上层统治者提出的具有建设性的政治哲学思想。在这一体系中,“兼爱”“非攻”是核心,表现出墨学思想“兼爱交利”的根本理想旨归,其他诸论是围绕这一核心而提出的相互交通的方法策略。“十论”中,各主张均具有一...
关键词:墨子 墨学十论 思想体系 
建安游侠诗与儒家精神被引量:3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29-34,共6页刘飞滨 
游侠诗于建安时期进入士人手中,从现存数量极为有限的作品来看,主要表现为诗人对游侠形象的写实和理想化改造的并存。建安诗人表面上描写游侠,歌唱游侠,其精神实质则是借这一特殊形象表达他们在儒家思想影响下的慷慨入世之情。建安诗人...
关键词:建安 游侠诗 人世情怀 儒家精神 
文人·儒家思想·游侠精神被引量:4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54-59,共6页刘飞滨 
中国古代的文人永不消歇地歌赞游侠,实质上是借以抒发其在儒家思想影响下的积极入世之情。文人与游侠精神的紧密关联有其深层的文化原因,那就是儒与侠这两种文化形态的相通与互斥对于文人的深厚影响。一方面,二者在讲义、讲信、讲人格...
关键词:文人 儒家思想 游侠精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