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方

作品数:35被引量:942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扶贫单位社会乡村公共性精准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社会建设》《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社区能力为中心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现代化——“五社联动”的实践形态及其知识意义被引量:3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105-114,F0002,179,共12页吕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家减贫行为对差异化减贫需求的回应能力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9BSH067)。
近年来,发端自湖北武汉的“五社联动”模式在城乡社区治理领域快速扩散并显示出多方面效能,得到知识界的广泛赞誉和积极评价。从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变革的历史长时段视角审视知识界和实务领域对“五社联动”模式的高度热忱,便会发现这种...
关键词:五社联动 社区能力 社区治理 中国式现代化 
乡村是如何争取政策资源的——一个“发展型村庄”的解释框架被引量:3
《求实》2024年第1期96-108,M0006,共14页吕方 颜晓婷 
政策下乡是推动中国乡村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在这一背景下,处于相同宏观制度环境的村庄,虽然具有相似的自然地理条件、资源禀赋特征,但在资源争取的结果和效率上却相去甚远,有的村庄甚至实现了从“缺资源”到资源“多”且“优”的转变...
关键词: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政策资源 资源争取 发展型村庄 村庄能动性 
国家减贫行动如何回应差异化需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制度体系及其知识贡献被引量:13
《中国社会科学》2023年第12期19-38,199,200,共22页吕方 黄承伟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原创性地提出并深入实施脱贫攻坚战略,建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制度体系,成功全面消除绝对贫困,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其知识贡献在于,发展中国家解决好“精细化减贫”的问题,不能简单照搬西方发展理论...
关键词:精准扶贫 中国式现代化 精细化减贫 统筹的多层级治理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社会学文摘》2023年第4期7-9,共3页吕方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对发展中国家推进乡村建设,实现“农村现代化”普遍规律的科学洞察,是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现代化”的文化自觉和实践自觉,具有深厚的中国底蕴和中国特点。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乡村建设 实践自觉 宜居宜业 发展中国家 视域下 文化自觉 普遍规律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23年第9期19-26,共8页吕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家减贫行为对差异化减贫需求的回应能力建设研究”(19BSH06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历史任务。“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对于美好乡村生活的愿景,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农村现代化”的知识方案和实践蓝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是农业强国...
关键词: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农村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发展理论 
乡村振兴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内涵、特征、挑战及关键议题被引量:29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98-105,共8页吕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家减贫行为对差异化减贫需求的回应能力建设研究”(19BSH067)的研究成果。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知识界围绕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与重点展开了丰富的研究,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央"三农"政策的延续和发展;是执政党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积极应对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衰败"问题,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
关键词:乡村振兴 中国式现代化 新型现代性 城乡融合 
生产能动主体:减贫治理中的参与性难题及其反思——基于“鲁村”的观察
《中国研究》2021年第1期97-114,333,共19页吕方 冯瑞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减贫行为对差异化减贫需求的回应能力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19BSH06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起自20世纪90年代,“参与式”的理念与方法在发展研究和发展干预实务领域得到广泛推崇。然而,大量研究表明参与式发展的实践成效与其倡导者所期许的美好愿景相去甚远,主要难点体现在社区和农户参与发展的制度设施供给不足以及难以突破...
关键词:参与式发展 主体性 发展干预 精神贫困 中国经验 
“新下乡时代”的来临——理解脱贫攻坚的知识贡献被引量:3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19-28,共10页吕方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减贫行为对差异化减贫需求的回应能力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9BSH06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的脱贫攻坚战实现圆满收官,在中华民族历史和人类发展历史上创造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同时为中国“三农”理论发展和国家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启示。特别是从国家与乡村、国家与农民关系变...
关键词:新下乡时代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知识贡献 
迈向2020后减贫治理: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长效机制被引量:42
《新视野》2020年第2期33-40,共8页吕方 
2020年中国将如期高质量实现脱贫攻坚既定目标,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过程中,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议题。国际减贫领域关于相对贫困...
关键词:2020后减贫 相对贫困 减贫形势 长效机制 
“摘帽县”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基于兰考县案例的思考被引量:28
《甘肃社会科学》2020年第1期53-60,共8页龚冰 吕方 
中共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研究”(2016MSJ05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立项课题“打赢脱贫攻坚战跟踪评估研究”(18VSJ098)
2017年以来,全国已陆续有436个国定贫困县成功实现脱贫摘帽,这标志着中国减贫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准确认识贫困县"摘帽"后在巩固和拓展脱贫成果方面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对于理解"摘帽县"后续政策体系设计,以及中国减贫理论发展具有重要...
关键词:国定贫困县 脱贫摘帽 脱贫成果 后续扶持 乡村振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