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钱华

作品数:10被引量:5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彝族凉山彝族人类学萨满毕摩更多>>
发文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宗教学研究》《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精神疾患的仪式治疗与文化调适机制——基于凉山彝族“苏尼”身心健康的人类学探究被引量:3
《思想战线》2020年第1期77-83,共7页唐钱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西部地区医患矛盾与疾病认知的多学科综合研究”阶段性成果(13YJA850016);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重点项目“乡村文化振兴的理念、进路与中国实践:基于西南地区的人类学田野调查”阶段性成果(SWU1909304)
萨满身心健康是萨满学最具争议的论题之一,四川凉山彝族"苏尼"身心健康案例能为此提供思考路径。"瓦萨那"病患阶段的准"苏尼"体现出癔症性附体障碍特征,成为"苏尼"具有自我疗治与文化调适双重意涵。从"瓦萨那"患者向"苏尼"转换与践行"苏...
关键词:“苏尼” “瓦萨那” 精神疾患 仪式治疗 文化调适 
乡村文化振兴中的移风易俗主题与政府角色转换被引量:28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14-22,共9页唐钱华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文化治理:重庆市民族乡村治理机制的新思考”(2018QNSH45);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重点项目“乡村文化振兴的理念、进路与中国实践:基于西南地区的人类学田野调查”(SWU1909304)
移风易俗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题与难题,合理定位移风易俗中的政府角色,关系着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村社会治理的成败。以四川凉山彝区的移风易俗运动为案例,我们可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对地方政府移风易俗运动中的角色主位、错位与回归本位进行...
关键词:乡村文化振兴 移风易俗 文化治理 彝族 政府角色 
身体实践与文化隐喻:基于凉山彝族毕摩与苏尼的探究被引量:2
《社会科学研究》2019年第4期113-118,共6页唐钱华 拉马文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彝族传统文化对四川彝区基层社区治理的影响与对策研究”(15CMZ133)
身体人类学视角为理解凉山彝族毕摩、苏尼的身体实践与文化隐喻提供了新维度。以身体实践为基础,毕摩、苏尼形成了“毕”与“尼”的身体技艺区分。以“毕此”和“尼症”为基础的毕摩、苏尼身体区格与传承制度,是彝族传统社会结构中家支...
关键词:身体人类学 身体实践 巫史传统 毕摩 苏尼 
身体、命位与根骨——凉山彝族苏尼身体实践的人类学探究被引量:1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8年第2期115-120,共6页唐钱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藏彝走廊彝族疾病观与治疗实践的医学人类学研究”(13YJC85001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西部地区医患矛盾与疾病认知的多学科综合研究”(13YJA850016)的阶段性成果
身体是苏尼文化的重要表征,具有多面向意涵。瓦萨那阶段病患者身体的'舞'与'尼'特征,是准苏尼宗教体验与技艺习得的养成时期。命位中的祖先神灵选择,体现了彝族生命体系建构中的人祖关系。根植于父系血缘中的根骨观念,成为构建毕摩、苏...
关键词:苏尼 毕摩 瓦萨 身体 命位 根骨 
疾病诊疗的地方性经验与民族医学价值的探讨——以凉山彝族“斯色那”治疗为案例被引量:10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11-15,共5页唐钱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藏彝走廊彝族疾病观与治疗实践的医学人类学研究:以所地彝族阿都族群的田野调查为例"(13YJC850016);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彝族民间信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与和谐社区构建研究"(SWU1309247)
社会文化属性是疾病的特征之一,医学人类学的"疾病叙事"与"解释模式"为疾病研究提供了路径。基于社会文化情境中的疾病分类、诊断、治疗实践,在与生物医学的风湿病诊疗互动中,凉山彝族产生了与风湿病相对应的"斯色那"诊疗的疾病隐喻与...
关键词:医学人类学 疾病叙事 凉山彝族 斯色那 民族医学 
彝族苏尼的萨满特征及若干理论问题探讨被引量:3
《宗教学研究》2017年第1期193-198,共6页唐钱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藏彝走廊彝族疾病观与治疗实践的医学人类学研究:以所地彝族阿都族群的田野调查为例"(13YJC850016);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彝族民间信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与和谐社区构建研究"(SWU1309247)的阶段性成果
苏尼是四川凉山彝族社会类似于萨满的仪式专家,从萨满教视角研究包含彝族苏尼在内的中国南方民族萨满宗教民俗正在成为学术界思考的新取向。苏尼在产生方式、宗教体验、与神沟通方式及宇宙观与神灵体系方面展现出萨满特征。苏尼萨满特...
关键词:彝族苏尼 萨满教 附体型萨满 瓦萨 萨满学 
文化认同与凉山彝族医疗抉择机制的人类学思考被引量:4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75-81,共7页唐钱华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彝族民间信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与和谐社区构建研究"(SWU130924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藏彝走廊彝族疾病观与治疗实践的医学人类学研究:以所地彝族阿都族群的田野调查为例"(13YJC850016);西南大学引进人才计划基金项目"彝族民间信仰与日常生活实践的人类学研究"(SWU1209314)
疾病认知不仅是一种生理体验,更是一套建立在地方性知识实践基础上的文化认同,决定着患者的医疗抉择。超自然论病因观,是四川凉山彝族医疗抉择的文化认同基础。由此,彝族构建起疾病治疗实践体系,并通过患者的疾病治疗体验和毕摩、苏尼...
关键词:文化认同 凉山彝族 疾病认知 医疗抉择 
近三十年(1980—2010)彝族宗教研究述评——基于彝族原生宗教的视角被引量:1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28-33,共6页唐钱华 
彝族宗教研究从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上取得新的拓展。诸多研究运用人类学、民族学、文化学等学科理论对彝族宗教予以解读。其中的研究重点体现在原生宗教及崇拜、毕摩文化、宗教仪式、宗教与社会发展、民族间宗教的...
关键词:彝族 彝族宗教 原生宗教 
社会冲突的仪式化调解——所地彝族西奎博仪式的人类学研究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21-25,共5页唐钱华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跨文化互动的逻辑认知机制与计算机模拟研究"(10JZD0006)
西奎博仪式是四川凉山彝族的全民性仪式。所地彝族西奎博仪式具有多种类型,西奎博仪式的每一程序皆是针对"仇人"。西奎博仪式中的"仇人"主题是彝族社会冲突的"仪式化"反映;复杂的社会矛盾与强大的社会迫力是西奎博仪式举行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西奎博仪式 所地彝族 社会冲突 仪式化 人类学 
彝族苏尼与北方萨满的比较研究及方法论启示被引量:3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23-28,共6页唐钱华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跨文化互动的逻辑认知机制与计算机模拟研究"(10JZD0006)
彝族苏尼与北方萨满在宗教观念、法事活动、传承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相似性。以所地彝族苏尼为调查对象,结合前人苏尼、萨满研究成果,指出苏尼可以归结在广义萨满教宗教文化类型中。苏尼研究需借鉴萨满教研究成果,同时加强苏尼研究的基...
关键词:彝族 苏尼 萨满 比较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