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田拓道

作品数:8被引量:5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日本爱媛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新化合物精氨酸人参化学成分中药化学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药学学报》《中国药物化学杂志》《大连大学学报》《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更多>>
所获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桔梗的脂肪代谢研究被引量:5
《大连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77-79,共3页徐宝军 郑毅男 韩立坤 奥田拓道 
以胰脂肪酶的相对活性为指标通过体外实验的方法,对桔梗各提取部位进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桔梗总皂甙显示出41.7%(相对于对照)的抑制胰脂肪酶活性,且达显著水平;醚相、正丁醇相、水相、桔梗菊糖均无活性.本文首次报道了桔...
关键词:桔梗 脂肪代谢 胰脂肪酶 减肥活性 肥胖症 中草药 总皂甙 筛选 
精氨酸衍生物对微循环的作用被引量:19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45-47,共3页郑毅男 张晶 昆合典 奥田拓道 
中日合作项目
研究了精氨酸双糖甙(AFG) 与精氨酸单糖甙(AF) 对兔微循环的作用。应用无麻醉条件下经动脉给予AFG、AF,然后测定AFG、AF对兔血压及其耳廓细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经口给予AFG,1 h 、2 h 血液中未检出,AF...
关键词:微循环 精氨酸衍生物 AFG AF 
红参中的一种新氨基酸衍生物被引量:1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1998年第1期7-10,共4页郑毅男 奥田拓道  
红参水提液经聚丙烯酰胺(Bio-gel P-2)柱层析,分离得到五个茚三酮反应阳性物质。其中一个为已知化合物-精氨酸(1),另一个为新化合物-精氨酸双糖甙(2),根据红外、紫`外质谱、氢谱及碳谱解析,推定其为1′-(精氨酸-N^α基)...
关键词:氨基酸衍生物 红参 精氨酸双精甙 化学成分 
猪苓多糖对毒激素-L诱导大鼠恶病质样表现的抑制作用被引量:8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年第4期232-233,共2页吴耕书 张荔彦 奥田拓道 
卫生部科研基金
目的:探讨肿瘤恶病质的病因及猪苓多糖治疗作用机理。方法:观察猪谷多糖对毒激素-L诱导的恶病质样表现的作用。结果:从人原发性肝癌患者腹水中提取的毒激素-L可在体外显著诱导脂解,体内抑制摄入行为,降低血锌及升高血铜(P<...
关键词:猪苓多糖 毒激素-L 恶病质 肿瘤 
红参中新化合物精氨酸苷的生成机理及生成条件的研究被引量:21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1997年第3期217-220,共4页郑毅男 孟祥颖 张晶 韩立坤 奥田拓道 高久武司 龟田健治 
吉林省科委发展项目
红参加工过程中,鲜人参中的麦芽糖和精氨酸经加热后发生梅拉德反应而生成一种新的化合物,即精氨酸糖苷(AFG).反应必须在酸性(pH<3.0)条件下进行,且水分的增加可抑制AFG的生成量.
关键词:精氨酸糖苷 人参 红参 中草药 中药化学 
红参中新化合物──精氨酸衍生物的分离与结构鉴定被引量:24
《药学学报》1996年第3期191-195,共5页郑毅男 松浦幸永 韩立坤 高久武司 向兰 龟田健治 李向高 奥田拓道 
红参水提液经聚丙烯酰胺(Bio-gelP-2)柱层析,分离得到五个茚三酮反应阳性物质。其中一个为已知化合物──精氨酸(Ⅰ)。另一个为新化合物──精氨酸双糖甙(Ⅱ),根据红外、紫外、质谱、氢谱及碳谱等光谱解析,推定为1...
关键词:红参 精氨酸双糖甙 分离 鉴定 
里芋提取物拮抗脂肪分解、促进脂肪合成生理活性研究
《中国药学杂志》1996年第6期340-342,共3页杨腊虎 关谷敬三 奥田拓道 
目的:对里芋提取物在脂肪代谢中的生理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在体外调制动物脂肪细胞,分别进行脂肪分解和脂肪合成实验,后者用14C同位素标记法。结果:有效浓度与生理活性呈一定的正比关系,其活性具不耐热性,有效部分为水溶性物...
关键词:里芋 脂肪分解 脂肪合成 里芋提取物 
红参中田七氨酸的分离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被引量:1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22-25,共4页郑毅男 松浦幸永 刘大有 张东明 关谷敬三 奥田拓道 
红参粉末中发现含有田七氨酸(β-N-oxalo-L-α,β-diaminopropionic acid)又名三七素,该物质是应用离子交换凝胶色谱柱(CM—Sephadex C—25)和快速蛋白质液相色谱柱(FPLCMono Q)分离得到的。我们检查了田七氨酸对豚鼠主动脉收缩作用的影...
关键词:人参 田七氨酸 组胺 豚鼠 红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