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晓农

作品数:29被引量:1267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雷暴大风环流形势首都圈持续性长期变化特征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灾害学》《环境科学》《气候与环境研究》《高原气象》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北京地区重空气污染天气分型及个例分析被引量:31
《气象与环境学报》2017年第5期53-60,共8页马小会 廖晓农 唐宜西 孙兆彬 李梓铭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特高压跨区域输电对受端区域灰霾天气改善的影响研究"(52010115002P)资助
利用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地区高空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及逐日大气成分监测数据,对北京地区空气质量≥5级重空气污染的持续时间、500 hPa高空环流形势、地面气压场及相应的边界层结构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1月至2014...
关键词:重空气污染 环流形势 地面气压场 边界层 概念模型 
基于长时间序列的北京PM_(2.5)浓度日变化及气象条件影响分析被引量:33
《环境科学》2016年第8期2836-2846,共11页苗蕾 廖晓农 王迎春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C16B04);国家级雾霾监测与预报团队建设项目
基于2005~2014年北京宝联(城区)和上甸子大气成分本底站(郊区)监测结果得到了PM_(2.5)质量浓度日变化特征,并且讨论了气象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城区PM_(2.5)质量浓度10年平均值的日变化呈双峰分布,对应早晚出行高峰.但是,该特征在2...
关键词:PM2.5质量浓度 中度以上污染日 日变化 混合层顶高度 水汽压 风速 南风输送 
北京2005-2014年PM_(2.5)质量浓度的演变特征被引量:10
《气象》2016年第8期954-961,共8页苗蕾 廖晓农 王迎春 赵春生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C16B04);国家级雾霾监测与预报团队共同资助
利用2005—2014年北京宝联(城区)和2006—2014年上甸子本底站(郊区)的PM_(2.5)质量浓度监测结果揭示了其长时间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5—2007年北京地区PM_(2.5)污染最重,2008年以后PM_(2.5)年平均浓度明显降低,中度以上...
关键词:PM_(2.5)质量浓度 中度以上污染日数 持续性污染事件 年际变化 季节差异 长时间变化规律 
边界层低空急流导致北京PM_(2.5)迅速下降及其形成机制的个例分析被引量:18
《环境科学》2016年第1期51-59,共9页廖晓农 孙兆彬 何娜 赵普生 马志强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C16B04);国家级雾霾监测与预报团队项目
2015年3月17日18:00-23:00北京地区的PM2.5质量浓度快速下降,在此期间并未出现与冷空气活动相伴的强偏北风.本研究分析了导致空气质量迅速改善的原因,结果表明边界层急流起着关键的作用.随着边界层内偏南风速增大,大气的通风量增大,...
关键词:PM2.5 污染 快速清除 边界层急流 惯性振荡 大气斜压性 
高空偏北风背景下北京地区高污染形成的环境气象机制研究被引量:26
《环境科学》2015年第3期801-808,共8页廖晓农 孙兆彬 唐宜西 蒲维维 李梓铭 卢冰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C16B04);北京市科委绿色通道项目(Z131100005613024)
在北京地区,有一类高污染产生在850 h Pa以上为偏北风的背景下.利用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地面PM2.5浓度监测结果分析了环境气象条件在这类污染过程形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污染物浓度逐渐升高的过程中,环境大气并不总是处在...
关键词:高空偏北气流 高污染 动力作用 下沉气流层 低层辐合 风速脉动 
KNN数据挖掘算法在北京地区霾等级预报中的应用被引量:54
《气象》2015年第1期98-104,共7页熊亚军 廖晓农 李梓铭 张小玲 孙兆彬 赵秀娟 赵普生 马小会 蒲维维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专项基金(IUMKY201303PP010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ABC16B04);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Z131100006113013);首都蓝天行动培育专项(Z141100001014013)共同资助
利用北京地区2013年气象数据以及PM_(2.5)浓度数据与能见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露点温度、地面U风、地面V风以及PM_(2.5)小时浓度这7个要素是影响北京地区霾等级的关键因素。利用气温、地面气压、相对湿度...
关键词:数据挖掘 KNN  预报 
北京2013年雾霾天气特点和服务应对措施被引量:12
《气象科技》2014年第3期535-538,共4页石增云 孙冬燕 尤凤春 廖晓农 
城市气象科学基金(IUMKY&UMRF201106)资助
对2013年1月北京出现的持续严重雾霾天气的成因及特点做了分析,结果表明持续雾霾天气是由于稳定的层结、持续偏南风及较低的气温共同影响造成。依据服务经验,重点对雾霾天气的预报和服务措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预报上,利用气象部门数...
关键词:雾霾 污染 预报服务 
北京地区冬夏季持续性雾-霾发生的环境气象条件对比分析被引量:146
《环境科学》2014年第6期2031-2044,共14页廖晓农 张小玲 王迎春 刘伟东 杜佳 赵玲慧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C16B04);北京市科委绿色通道项目(Z1311000056130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5111);国家公益性行业(气象)专项(GYHY200806027)
在北京地区,除冬季供暖期外盛夏也是雾-霾天气的高发季节,与我国南方不同.使用微波辐射仪、风廓线和常规气象探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大气成分观测结果,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了冬、夏季持续6 d的2个雾-霾过程形成和维持机制的异同.冬季...
关键词:北京 不同季节 持续性雾-霾 气象条件 大气环流型 差异分析 
三种霾日统计方法的比较分析——以环首都圈京津冀晋为例被引量:63
《中国环境科学》2014年第3期545-554,共10页吴兑 陈慧忠 吴蒙 廖碧婷 王迎春 廖晓农 张小玲 权建农 刘伟东 古月 赵秀娟 孟金平 孙丹 
国家"973"项目(2011CB403403)
为了研究单次值法、日均值法、14时值法3种常用的霾日和轻雾(雾)日统计结果的异同,以环首都圈京津冀晋四省市为例进行了比较.华北地区霾日用3种方法统计的过去60余年霾日的区域分布表明,3种方法统计的霾日是单次值法〉;日均值法〉14...
关键词:环首都圈 霾日 轻雾(雾)日 统计方法 长期趋势 
环首都圈霾和雾的长期变化特征与典型个例的近地层输送条件被引量:138
《环境科学学报》2014年第1期1-11,共11页吴兑 廖碧婷 吴蒙 陈慧忠 王迎春 廖晓农 古月 张小玲 赵秀娟 权建农 刘伟东 孟金平 孙丹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No.2011CB403403)~~
为了研究环首都圈京津冀晋4省市霾和雾的长期变化特征与典型个例的近地层输送条件,使用京津冀晋长期气象资料和高分辨率自动气象站资料,分析了环首都圈霾和雾天气的长期变化趋势,与使用矢量和算法分析典型个例气流停滞区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环首都圈 霾和雾 长期变化 矢量和 气流停滞区 近地层输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