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国

作品数:31被引量:14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政治民族自决国家认同亚文化民族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东南亚纵横》《新视野》《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哲学动态》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研究被引量:12
《人民论坛》2021年第32期78-81,共4页张友国 
城乡融合发展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在于不仅要解决城乡经济增长放缓所引发的发展不充分问题,更要回应城乡发展不平衡影响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问题。因此,我国要在城...
关键词:城乡融合 共同富裕 现代化 
中亚国家建构中的公共空间政治被引量:2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21年第1期65-83,156-157,共21页张友国 伊琳娜·伊力汗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亚与中国新疆恐怖主义问题应对机制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3BZZ029)的研究成果
国家建构是当代多民族国家政治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过程。在这一重要过程中,多民族国家需要权衡的一个重要变量是公共空间问题。苏联解体后获得独立的中亚国家,针对各自面临的合法性与认同危机,也开始在国家建构框架下进行国家认同的塑造...
关键词:中亚 国家建构 公共空间政治 
价值累加理论视角下的恐怖主义发生机制研究——以中亚国家为案例被引量:3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100-109,共10页董天美 张友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亚与中国新疆恐怖主义问题应对机制比较研究”(13BZZ029)。
伴随全球化的日益加深,学界将恐怖主义研究视野扩展到政治变革、社会发展、经济兴衰等领域。恐怖主义可被视为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逆向潮流,而成为复杂社会系统中的一部分。研究恐怖主义,可以把个体和组织两个实施主体的激进化...
关键词:价值累加理论 恐怖主义 发生机制 激进化 
从“天下”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论中国世界秩序观的生成逻辑被引量:2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102-109,154,155,共10页张友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亚与中国新疆恐怖主义问题应对机制比较研究”(13BZZ0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天下"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基本概念,深植于统治者的对内对外政策中,对内体现为向内集中的漩涡式治理体系,对外体现为同心圆式的外延式扩展。中国古代传统的"天下观"较好地处理了中原文化与周边文化、主体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在...
关键词:天下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世界秩序观 
泛伊斯兰主义的逻辑演化与现实悖论被引量:1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8年第5期84-91,共8页张友国 董天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亚与中国新疆恐怖主义问题应对机制比较研究"(13BZZ029)
泛伊斯兰主义是19世纪中后期在伊斯兰教国家兴起的一种宗教政治思潮。它要求穆斯林生活的社区恪守根源于《古兰经》的"沙里亚法",以伊斯兰传统的日常生活模式为守则。泛伊斯兰主义的逻辑起点是建立在宗教基础上的"认同政治",它经过历史...
关键词:泛伊斯兰主义 逻辑起点 认同政治 逻辑演化 工具逻辑 
新媒体视域下的恐怖主义传播及其应对机制探析
《兵团党校学报》2016年第2期35-41,共7页冯玉丽 张友国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亚与中国新疆恐怖主义问题应对机制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3BZZ029)阶段性研究成果
媒体传播与恐怖主义之间存在着某种不自觉的"共生—互利关系"。尤其是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手机、微博、微信、网络等数字化媒体的蓬勃发展,一方面,有效地遏制了恐怖主义的传播与肆虐;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也为恐怖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新...
关键词:新媒介 恐怖主义 共生 互利 传播 媒介自律 
试论政治伊斯兰:中亚“伊扎布特”问题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109-117,共9页张友国 冯玉丽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亚与中国新疆恐怖主义问题应对机制比较研究(13BZZ029)”的研究成果
伴随着解体后出现的思想真空,原苏联中亚地区的伊斯兰开始复兴,"伊扎布特"乘势进入中亚。伊扎布特在中亚散布宗教极端思想,从事反政府和分裂活动,其危害在乌兹别克斯坦尤为严重。伊斯兰复兴、相对恶化的经济条件、权力分享族际的失衡、...
关键词:中亚 伊扎布特 圣战 
民主改革以来印度尼西亚的反腐败工作被引量:1
《东南亚纵横》2015年第8期19-24,共6页武政文 张友国 
民主改革以来,印度尼西亚各届政府都把反腐败工作当作所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任务。印度尼西亚在反腐败工作中采取制度反腐,社会反腐以及廉政教育等手段来治理腐败。虽然印度尼西亚的腐败得到了一定遏制,但是效果并不显著。本文重点分析...
关键词:民主改革 印度尼西亚 反腐败 成效 
多民族国家统一构设视域中的公共空间政治被引量:3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58-64,共7页张友国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亚与中国新疆恐怖主义问题应对机制比较研究"(13B22029)
在当代多民族国家统一构设中,公共空间问题是一个重要相关变量。多民族国家围绕公共空间进行政策设计时,就产生公共空间政治。多民族国家统一构设中的公共空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公共空间具有民族文化符号承载性和政治社会化功能。由于...
关键词:多民族国家统一构设 公共空间 政治 
试论新时期我国的民族团结:概念理解与实践路径被引量:3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年第10期54-58,共5页张友国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对我国的边疆稳定、国家统一、社会和谐至关重要。因此,为加强与完善民族团结,首先需要对马克思主义"民族"概念进行与时俱进的中国化改造,然后在这一基础上,对"民族团结"的概念进行重新商榷和界定。但是...
关键词:新时期 民族团结 概念 实践路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