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政值

作品数:7被引量:7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小麦QTLSSH雄性不育ISSR标记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农业生物技术学报》《作物学报》《麦类作物学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小麦耐低磷基因型的筛选被引量:15
《麦类作物学报》2010年第4期591-595,共5页孔忠新 杨丽丽 张政值 马正强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30025030)
为发掘新的耐低磷小麦种质,利用磷源液相控制释放系统,通过相对生物量、根冠比和根部结构特征等形态指标,对41份小麦材料进行耐低磷种质筛选。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231104、231106和231122的相对生物量均在80%以上,根系发达,根毛长且密...
关键词:小麦 耐低磷基因型 筛选 
一个一粒小麦抗白粉病主效QTL的定位被引量:2
《分子植物育种》2009年第4期646-652,共7页贾海燕 姚国旗 张政值 许红星 付必胜 孔忠新 马正强 
国家973项目(2009CB1183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71165;30771344);教育部111项目(B08025)共同资助
TA2027是一个高抗白粉病的一粒小麦种质。本研究利用F2群体和F3家系的抗性鉴定资料分析了TA2027抗白粉病的遗传。群体内各单株的抗性表现出连续性变异,分布峰明显偏向感病亲本。标记分析表明TA2027的抗性主要受染色体5AL上的一个隐性主...
关键词:一粒小麦 抗白粉病基因 QTL 5A 
利用“永久 F_2”群体定位抗赤霉病 QTL被引量:3
《作物学报》2008年第4期539-544,共6页田大刚 林 峰 张彩琴 张政值 薛树林 曹 勇 李春军 马正强 
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项目(2006CB1017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30440; 30025030);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 计划)项目(2003AA207100)
为了研究抗赤霉病侵染性的遗传, 利用感赤霉病品种南大 2419 和抗赤霉病品种望水白杂交单粒传获得的重组自交系群体 132 个株系间的随机配对组合, 构建了一个包含 198 个株系的"永久 F2"群体。通过两年抗侵染田间试验和 QTL 作图, 定位...
关键词:赤霉病 望水白 “永久F2”群体 类型Ⅰ抗性 
通过小麦Ms2近等基因系的抑制缩减杂交分析揭示小穗和花药中差异表达基因(英文)被引量:8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5年第2期175-182,共8页张政值 马正强 刘大钧 
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No.30025030);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发展计划;江苏省高技术项目(No.BG2001308)资助~~
以Ms2 近等基因系处于减数分裂期的可育小穗cDNA 作为驱动因子(driver),以同一时期的不育小穗cDNA作为测验因子(tester)进行缩减杂交(SSH),将扩增后的缩减杂交产物进行克隆,构建了一个包含882 个重组克隆的SSH 文库。分别以可育小穗和...
关键词:小麦 雄性不育 SSH 基因表达 
小麦TOM7蛋白类似基因的克隆与分析(英文)被引量:1
《Acta Genetica Sinica》2005年第2期170-177,共8页张政值 马正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编号 :30 0 2 5 0 30 );江苏省高技术项目 (编号 :BG2 0 0 1 30 8)~~
通过RT PCR技术分离了编码小麦线粒体蛋白转运酶TOM7亚基 (TranslocaseofOuterMitochondrialMembranesubunit 7)的cDNA ,并克隆了该基因编码区的基因组DNA ,将该基因命名为TaTOM7。TaTOM7是一个没有内含子的基因 ,其编码的多肽具有一个...
关键词:小麦 TOM7 基因克隆 
ISSR标记在小麦指纹图谱分析中的应用研究初探被引量:38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1年第3期261-263,W002,共4页王心宇 陈佩度 亓增军 张政值 马正强 
对ISSR标记技术在构建多态水平很低的小麦种内指纹图谱方面做了初步研究。发现(AG)n、(AC)n、(TG)n等二核苷酸重复引物类型在小麦中多态水平最高,能将亲缘关系很近的品种或品系区分开。结果表明:与其它常规分子标...
关键词:小麦 DNA指纹图谱 ISSR标记 
条斑紫菜的光合作用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被引量:7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19-22,共4页何培民 张政值 张荣铣 
农业部 "九五"重点科研项目!(渔95-3-96-07)
对3 种不同株系丝状体和同一紫菜养殖群落不同植株的光合作用进行了比较, 并研究了光、温、溶解无机碳(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 DIC) 浓度对紫菜叶状体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紫菜叶状体在15 °C时的光补偿点约为70 μm ol/ (m...
关键词:条斑紫菜 光合作用 温度 紫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