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宝

作品数:31被引量:17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兜兰光合作用独蒜兰南亚热带地区种子萌发率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野生植物资源》《北方园艺》《园艺学报》《植物科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独蒜兰形态生理特征对不同生长温度的响应
《西部林业科学》2024年第4期20-28,共9页贺膑 张石宝 
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重大项目“滇西北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发掘利用”(202101BC07003);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产业创新人才项目(YNWR-CYJS-2020-023);云南省创新团队项目(202105AE160012)。
为探究独蒜兰对温度的响应机制,对独蒜兰在昼夜温度为32/27℃(高温)、26/21℃(中温)和20/15℃(低温)3个温度处理下的叶片形态、生理特性和生物量分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高温处理会显著减少根系的生物量分配。(2)高温和低温处理显著...
关键词:独蒜兰 高温 光合作用 活性氧 膜脂过氧化 
墨兰对氮营养和波动光强复合胁迫的光合调控响应被引量:1
《广西植物》2022年第12期2147-2156,共10页李志雄 黄伟 张石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1411);云南省创新团队项目(202105AE160012)。
墨兰(Cymbidium sinense)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该物种为林下荫生植物,生境破坏和森林冠层结构的改变都会导致其遭受氮素和光照波动的双重影响。为了探究墨兰的光合作用响应这种复合胁迫的机制,该文研究了不同氮浓度处...
关键词:墨兰  波动光 光系统I 光系统Ⅱ 环式电子传递 
中国兰科植物结实物候与主要气候因子关系初探被引量:8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21年第5期1-9,共9页张娜 孙露 张伟 张石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970361)。
对1951年至2012年中国兰科(Orchidaceae)植物具果标本的时空分布、结实物候年变化以及结实物候与主要气候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兰科植物标本主要分布在东经100°~120°、北纬20°~30°区域,标本数量随海拔升高而减少。整...
关键词:兰科植物 结实物候 气候因子 标本 
中国兜兰属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进展被引量:9
《西部林业科学》2021年第5期108-112,119,共6页杨颖婕 黄家林 胡虹 张石宝 
云南省创新团队项目(202105AE160012);中国科学院王宽诚率先人才计划产研人才扶持项目和国际花卉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及成果产业化项目(2019ZG006)。
兜兰属植物最显著的特点是唇瓣呈拖鞋状。该属植物因花形独特、花朵硕大、花色艳丽、花期持久而成为世界著名的观赏兰花,吸引了众多的园艺爱好者。然而,由于生境破坏、过度采挖和非法贸易,兜兰属成为受威胁最严重的植物类群。该属全部...
关键词:兜兰 物种保护 野外回归 杂交育种 规模化栽培 
兜兰属新品种‘滇原·紫燕’
《园艺学报》2020年第S02期3066-3067,共2页黄家林 邓克云 胡虹 李树云 刘森银 徐正海 张石宝 
中国科学院STS计划区域重点项目(KFJ-STS-QYZD-041);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8FA016);云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BB010)
兜兰属新品种‘滇原·紫燕’(Paphiopedilum‘DY Ziyan’)是用带叶兜兰(Paph.hirsutissimum)为母本,卷萼兜兰(Paph.appletonianum)为父本人工授粉杂交,从后代中选育出来。叶片浅绿色带深绿色斑点。花单朵,花朵侧瓣末端为醒目的粉紫色。...
关键词:兜兰 杂交 
兜兰属新品种‘滇原·春彩虹’
《园艺学报》2020年第S02期3064-3065,共2页黄家林 邓克云 胡虹 李树云 刘森银 徐正海 张石宝 
中国科学院STS计划区域重点项目(KFJ-STS-QYZD-041);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8FA016);云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BB010)
兜兰属新品种‘滇原·春彩虹’(Paphiopedilum‘DyChuncaihong’)是以带叶兜兰(Paphiopedilum hirsutissimum)为母本,魔葵兜兰(Paphiopedilum moquetteanum)为父本通过人工授粉杂交,从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来。生长势好,叶片绿色。花2朵,花...
关键词:兜兰 杂交 品种 
独蒜兰属植物杂交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3
《北方园艺》2020年第14期136-144,共9页张伟 王继华 范泽鑫 张石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80027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8M643550);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博士后资助项目(2018-7);云南省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8BB010)。
独蒜兰属(Pleione)隶属于兰科(Orchidaceae)。该属植物具有重要的观赏和药用价值,其野生种质资源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和临近的喜马拉雅地区。独蒜兰属植物的育种在国外已超过50年,超过400个杂交种已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登录。中国虽...
关键词:独蒜兰 兰花 杂交育种 新品种 
水分对药用兰科植物白及生理和形态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0
《植物科学学报》2018年第3期370-380,共11页权雪 张石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0342,31370362)
通过水分控制实验,研究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ex A.Murray)Rchb.f.)光合作用、叶片解剖结构、生物量和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水分处理不仅使白及的最大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光反应中心Ⅱ活性及叶绿素含...
关键词:白及 水分 光合作用 叶片解剖 多糖 
西藏虎头兰和墨兰对强光的生理响应被引量:7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5年第1期55-62,共8页匡美龄 张石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0315;31370362);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013FA044)
兰属植物(Cymbidium)是重要的观赏花卉。该属大多数种类生长在适度荫蔽的环境中,但附生型的西藏虎头兰(C.tracyanum)却能在阳光直射的环境下良好生长。为了探究西藏虎头兰适应强光的生理机制,研究选取同属的地生型墨兰(C.sinense)与其...
关键词:兰属 光合特性 环式电子传递 叶绿素荧光 光照强度 
生物量分配影响三种不同海拔起源的松树生长(英文)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4年第1期47-55,共9页张石宝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31170315);the West Light Foundatio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松属的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云南松(P.yunnanensis)和高山松(P.densata)是组成中国西南不同海拔针叶森林的主要树种,然而这三个树种在发育速度尤其是高生长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为了弄清引起这些变异的生理和形...
关键词:生物量分配 海拔 生长 光合作用 松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