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蒜兰

作品数:111被引量:377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吴沙沙朱国胜彭东辉翟俊文蔡仕珍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南民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开发专项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最大熵模型和地理探测器的山慈菇基原植物潜在适生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5年第2期7-13,共7页席少阳 涂工涵 龚华乾 陈飞 郭旭东 晋玲 
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GS2021ZDA06);中医药数字便民和综合统计体系建设项目(2022年);道地药材生态种植及质量保障项目(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CARS-21);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23JRRA1213);中药保障与创新能力提升项目(2024年);甘肃省教育厅研究生创新之星项目(2023CXZX-739)。
目的探析当前气候条件下中药山慈菇基原植物杜鹃兰、独蒜兰、云南独蒜兰潜在适生区空间分布格局及生境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最大熵(MaxEnt)模型,采用筛选后的物种分布数据与环境因子数据建立物种分布模型,应用地理探测器因子探...
关键词:山慈菇 杜鹃兰 独蒜兰 云南独蒜兰 最大熵模型 地理探测器 
美丽独蒜兰
《生物学通报》2024年第10期3-3,共1页张成(摄影/撰文) 
美丽独蒜兰(Pleione pleionoides)隶属兰科树兰亚科独蒜兰属。为多年生地生或附生草本。假鳞茎圆锥形,长2.5~3.0 cm,直径约1.5 cm。假鳞茎顶端具1枚叶,叶在花期尚幼嫩,长成后为椭圆状披针形,长14~20 cm,宽约2.5 cm。花葶长8~22 cm,顶端...
关键词:独蒜兰 红色斑点 假鳞茎 花葶 四川东部 椭圆状披针形 唇瓣 腐殖质 
独蒜兰形态生理特征对不同生长温度的响应
《西部林业科学》2024年第4期20-28,共9页贺膑 张石宝 
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重大项目“滇西北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发掘利用”(202101BC07003);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产业创新人才项目(YNWR-CYJS-2020-023);云南省创新团队项目(202105AE160012)。
为探究独蒜兰对温度的响应机制,对独蒜兰在昼夜温度为32/27℃(高温)、26/21℃(中温)和20/15℃(低温)3个温度处理下的叶片形态、生理特性和生物量分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高温处理会显著减少根系的生物量分配。(2)高温和低温处理显著...
关键词:独蒜兰 高温 光合作用 活性氧 膜脂过氧化 
杜鹃兰林下生态种植实用技术被引量:1
《林业与生态》2024年第7期40-41,共2页魏兴章 魏晓峰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第一部)收录的山慈菇为兰科植物杜鹃兰、独蒜兰或云南独蒜兰的干燥假鳞茎。杜鹃兰产山西南部、陕西南部、甘肃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北部、四川、贵州、云南西南...
关键词:腐殖质土 杜鹃兰 生态种植 陕西南部 假鳞茎 地生兰 独蒜兰 山慈菇 
独蒜兰提取物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抑制活性较好
《农药市场信息》2024年第8期48-48,共1页刘刚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等单位研究人员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评价独蒜兰假鳞茎乙醇提取物对15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并以西瓜尖孢镰刀菌作为供试菌,进一步探讨该提取物对病原真菌生理生化方面的影响,以期为独蒜兰的开发利用以及植物...
关键词:独蒜兰 尖孢镰刀菌 福建农林大学 植物病原真菌 假鳞茎 抑制活性 植物源杀菌剂 植物病原菌 
独蒜兰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2024年第1期77-82,共6页傅佳蕊 刘世林 牛泽岳 郑丽鋆 徐会有 倪林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2J01244);福建省本科高校研究生教研重大项目(FJBKJY20220170)。
【目的】研究独蒜兰假鳞茎乙醇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作用,为植物源杀菌剂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独蒜兰假鳞茎乙醇提取物对15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以西瓜尖孢镰刀菌作为供试菌,进一步研究该提取物对...
关键词:独蒜兰 提取物 植物病原菌 抑菌活性 
台湾独蒜兰组培繁育及其假鳞茎的化学组成分析被引量:1
《浙江农业学报》2024年第2期358-364,共7页孙健 任江剑 王海阁 江建铭 王志安 俞旭平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2019C02026);浙江省中药材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2021C02074);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21);浙江省特色中药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2021E10013);浙江省药用植物种质改良与质量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2011E10015)。
为构建台湾独蒜兰组培繁育技术体系,分析栽培台湾独蒜兰假鳞茎化学组成特征,经过种子萌发、原球状茎增长、假鳞茎增殖、生根壮苗培养获得台湾独蒜兰植株,以组培台湾独蒜兰植株的假鳞茎为材料,应用非靶向代谢组和HPLC指纹图谱分析假鳞茎...
关键词:台湾独蒜兰 组培繁育 化学成分 
台湾独蒜兰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浙江农业科学》2023年第12期2935-2938,共4页柴伟国 方丽 肖文斐 武军 王汉荣 
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20201203B114)。
本研究以浙江淳安金紫尖野生台湾独蒜兰引种驯化过程中发生的炭疽病病株为试验材料,经分离、培养和纯化,对菌株显微形态学观察表明,分生孢子无色、单孢、表面光滑、圆柱形、两端钝圆,大小10.15~14.66μm×4.40~6.20μm;分生孢子器90~180...
关键词:台湾独蒜兰 炭疽病 病原菌 鉴定 分离 
台湾独蒜兰生长发育过程中源库关系转换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2023年第11期2330-2342,共13页韩茹 游乐 江鸣涛 汪得凯 陈妮 翟俊文 吴沙沙 
福建农林大学2021年度乡村振兴服务团队项目(No.11899170151);浙江省省级重点研发项目(No.2021C02043);国家林草局珍稀濒危物种调查监管与行业规范项目(No.2020073001)。
光合同化物具体的运输途径影响着营养物质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资源分配,最重要的是可以影响开花质量和果实品质,促进观赏植物的人工栽培和生产。本研究以台湾独蒜兰(Pleioneformosana)为研究对象,利用羧基荧光素(CFDA)示踪和激光扫描共聚...
关键词:台湾独蒜兰 假鳞茎 羧基荧光素 源库转换 
山慈菇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述评被引量:5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3年第9期1585-1586,F0003,F0004,共4页陈诗 赵玥 王振 李素领 
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2021ZY1011);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2022ZY1002)。
山慈菇作为一味清热解毒药,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等功效,传统上常用于治疗痈肿疔毒、瘰疬痰核、蛇虫咬伤、癥瘕痞块等。近年来,随着对山慈菇及其提取物生物活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抗肿瘤、抗氧化、增强免疫、抗痛风及降脂降糖等药理作...
关键词:山慈菇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杜鹃兰 独蒜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