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海燕

作品数:19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高州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聊斋志异》聊斋志异知己《歧路灯》人性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武夷学院学报》《齐鲁师范学院学报》《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内江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理想寄放于“侠”--《聊斋志异》中的“侠”形象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6-7,共2页彭海燕 
广东省茂名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研究项目"90后大学生理想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审批号:mjy201556)。主持人:邱清芸;参与者:彭海燕;梁秀秀;吴忠强;张文宏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对"侠"的观念有所拓展,从友情、亲情、爱情等来反映心声、表达理想,也是对失意文人的价值缺失、情感缺憾的补偿。
关键词:聊斋志异 蒲松龄  心声 补偿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知己梦
《蒲松龄研究》2015年第4期51-60,共10页彭海燕 
2014年度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编号:GDJY-2014-C-b064)
《聊斋志异》中有数量众多的知己故事。这些知己故事,以现实为基础,借助想象,寄托理想,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这些知己故事的主人公都有非常鲜明的特点:一是有侠肝义胆;二是以德相报;三是有恩必偿。蒲松龄从不可能中写出可能...
关键词:聊斋志异 知己故事 特点 慰藉 
《歧路灯》:当代教育启示录被引量:1
《新余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22-24,共3页彭海燕 
广东省茂名市2014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共建项目<李绿园<歧路灯>"生命教育"的价值与现实意义>(GJ201410)
清代李绿园创作的长篇白话小说《歧路灯》,蕴含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它以浪子回头为题材、以劝诫青少年为主旨,提倡青年人"用心读书,亲近正人",从而成长成才。《歧路灯》通过艺术形象所表现出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值得发掘...
关键词:李绿园 《歧路灯》 教育 反思 
橘树有情知感恩──解读《聊斋志异·橘树》的情与义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36-38,共3页彭海燕 
2014年度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编号:GDJY-2014-C-b064
《聊斋志异》中的《橘树》描述了一位女孩与一棵树的情谊。蒲松龄借橘树写人情,他把情感凝于橘树上,寄托他的知己理想。
关键词:橘树 人情 知己 寄托 
溺爱迁就或严慈相济──《歧路灯》与《聊斋志异》中的家庭教育
《武夷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39-41,65,共4页彭海燕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GDJY-2014-C-b 064);广东省茂名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共建项目(GJ201410)
作为中国唯一一部以教育为主题的古典小说,清代李绿园《歧路灯》中有许多值得当代父母学习和借鉴的内容。作品主人公谭绍闻的母亲糊涂、愚昧,溺爱迁就,最终造成谭绍闻无所适从,误入歧途;而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细柳善于把握教育时机,...
关键词:歧路灯 聊斋志异 家庭教育 溺爱迁就 严慈相济 
《聊斋志异》狐女形象的审美意蕴被引量:2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75-79,共5页彭海燕 
2014年度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蒲松龄<聊斋志异>教育思想的现代应用"(GDJY-2014-C-b064)
《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形象,寄托了蒲松龄的审美理想与别样情怀。这些端庄奔放、热情守礼、矜持主动的狐女,集娇媚、多情、灵气于一身,正是古代书生心目中心目中孜孜以求、渴望已久的女性形象。它们既体现了蒲松龄对女性美的热情歌颂,对...
关键词:《聊斋志异》 狐女 端庄奔放 热情守礼 矜持主动 情怀 
以知己之情直面惨淡人生——蒲松龄安放在《聊斋志异》中的知己梦
《长城》2014年第06X期173-174,共2页彭海燕 
2014年度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类课题“蒲松龄《聊斋志异》教育思想的现代应用”(项目编号:GDJY-2014-C-b064)的研究成果
人生难得一知己,是中国文人士子常有的共同慨叹。蒲松龄《聊斋志异》491篇作品中,故事内容各异,却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浓郁的知己之情。其中描写知己故事的有70多篇。从数量上说不算特别多,但这70多篇故事堪称精金美玉,几乎每篇都...
关键词:聊斋志异 文人士子 精金 施闰章 狐魅 罗刹海市 石清虚 封三娘 但明伦 花妖 
以异物的风节鞭笞人心的恶劣——《聊斋志异》中以义报恩的精灵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4年第4期144-146,共3页彭海燕 
《聊斋志异》中有一些描写动物、植物、非生物等异类精灵的小说,作者蒲松龄没有赋予它们人的外形,让它们与那些人格化的花妖狐魅一样在外表上和人一致,而是试图以纯粹的精灵外表来负荷最完整最优美的人性,以虎、蛇、犬、鸟、象、鸿、树...
关键词:《聊斋志异》精灵  报恩 人性 渴求 
《歧路灯》中和谐教育的启示被引量:1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121-124,共4页彭海燕 秦卫民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项目"<歧路灯>的教育思想研究"(2011tjk123)
作为中国唯一一部以教育为主题的古典小说,《歧路灯》中有许多值得当代教师和父母学习、借鉴的内容。它启示人们,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教育方法都会对受教育者产生积极而长远的意义。和谐教育既是一种思想、理论,也是一种理想、追...
关键词:《歧路灯》 和谐教育 功能 
《歧路灯》和谐教育研究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7-11,共5页彭海燕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项目(编号:2011tjk123)
"和谐"是指"和而不同",既是一种思想、理论,也是一种理想、追求,它能产生最佳氛围、产生最佳效应。通过对清代教育小说《歧路灯》的解读、研究,我们可以得到反思和启示: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教育方法、教育环境都会对受教育者产...
关键词:和谐 《歧路灯》 师生 亲子 方法 环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