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立

作品数:7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格式化现代电视缺席电视传播审美化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艺术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当代文坛》《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类型电影”的大众传播学阐释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25-29,共5页李立 彭立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的传播和电影作为一门"传播"的艺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大众传播时代,电影最重要的特质,与其说是"艺术性"的,还不如说是"传媒性"的。换句话讲,如果说电影是一门"艺术"的话,那么它就是一门"传媒"的艺术。电影固然是一...
关键词:大众传播 类型电影 传媒性 
新闻传播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问题探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41-44,共4页彭立 
新闻传播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方略,既各有侧重、各具功能,又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为当代中国的新闻传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界定出了一个"三维"性的坐标或框架。中国新闻传播学界的理论研究和业界的...
关键词:新闻传播 中国化 时代化 大众化 
试论现代电视的“审美”传播被引量:3
《当代文坛》2006年第6期118-120,共3页彭立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研究课题<传统艺术与传媒艺术的比较研究>部分成果;课题编号:川教科SA05-028
关键词:电视传播 审美化 格式化 缺席 观众 
中国体育报道的后现代趋势被引量: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120-125,共6页庹继光 彭立 
后现代如今已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一个流行范式,并逐渐深入到中国的新闻实践当中。体育报道因其自身写作手法的灵活性等特点,已率先迈向后现代的领地,开始了对传统价值取向的根本性颠覆,并以解消“元叙事”、有意增加文本的空白等手段调...
关键词:新闻理论 体育报道 后现代 
从“存形”到“写意”——中国古典绘画美学观念的嬗变及山水画的兴起被引量: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296-299,共4页彭立 
在中国古典文艺系统中 ,由中国早期的绘画艺术所体现和代表的应物象形、写实性、再现性、客体性的美学观念 ,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思想的基本原则即抒情咏志、写意性、表现性、主体性的美学观念是分道扬镳的。中国古典绘画美学观念向中国...
关键词:美学 绘画 “乐”论 应物象形 抒情咏志 山水画 
新闻意识与艺术感觉——试谈广电新闻教学的特点被引量:1
《新闻界》2004年第2期22-23,共2页彭立 陈佑松 
关键词:广播新闻学 电视新闻学 教学方法 新闻意识 艺术感觉 舞台演出 
鲁迅悲剧小说形态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67-73,共7页彭立 
鲁迅以自觉而明确的态度创作出了许多撼人心魄、发人深思的悲剧小说 ,以实现他“为人生”———反封建、启蒙思想、改造国民性、变革社会———的宏伟目标。从悲剧的冲突成因和审美感受两个角度 ,鲁迅的悲剧小说可划分为“社会悲剧”与...
关键词:鲁迅 悲剧小说 社会悲剧 个性悲剧 情感型悲剧 理智型悲剧 文学评论 成因 审美感受 构成形态 接受形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