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友祥

作品数:29被引量:6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刑事诉讼刑事诉讼价值刑法目的家庭暴力精神损害赔偿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政法论坛》《甘肃社会科学》《河北法律职业教育》《政治与法律》更多>>
所获基金: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刑事二审不开庭审理适用情形问题研究
《河北法律职业教育》2025年第4期40-45,共6页孙瑶 曾友祥 
我国刑事诉讼法追求二审开庭审理的原则,但在司法实践中,长期存在二审不开庭率较高的现象,致使二审不开庭审理成为常态。虽然这一现象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立法规定的不合理,包括以例举式规定开庭审理范围、不开...
关键词:刑事二审 审理方式 诉讼价值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报告的证据定位分析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3年第3期31-41,14,共12页徐睿 曾友祥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报告是否属于证据,“能够证明案件事实”且“具备法定证据形式”是关键之所在。从实质侧面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报告已具备关联性、客观性及真实性,且能够证明案件的量刑事实,已然具备证据之实;从形式...
关键词:未成年人刑事案件 社会调查报告 证据定位 
认罪认罚从宽的实践研究
《政法学刊》2018年第3期20-27,共8页曾友祥 杨丽梅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程序控制"(2016M602437)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体现了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提高诉讼效率与保障人权的价值目标,是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具体表现。认罪的表现是被追诉人承认其行为构成犯罪并对此行为造成的结果予以赔偿;认罚的表现是被追诉人接受并认可认罪行为带来...
关键词:认罪 认罚 从宽 实践研究 
我国刑事案件“异地管辖”模式探析被引量:2
《政法学刊》2015年第6期92-98,共7页胡伟超 曾友祥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GD11XFX04)
刑事案件的"异地管辖"模式突破了刑事诉讼法对本地管辖的原则性规定,改由异地侦查、起诉或者审判机关实施管辖,目的在于消除本地侦查、起诉或者审判对案件审理公正性的不良影响,从而实现刑事诉讼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双重目的。2012年...
关键词:刑事案件 “异地管辖”模式 “异地法官本地审” 
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保障价值被引量:1
《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88-92,共5页曾友祥 谌佩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对强制性侦查取证行为进行限制的结果规范,其根本价值在于保障侦查机关严格遵守强制性侦查取证的程序性限制的行为规范,从而实现该行为规范的指引价值。基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该保障价值的定位,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关键词:非法证据 排除规则 保障价值 
单位犯罪存在范围的批判性反思被引量:8
《法学杂志》2012年第2期99-104,共6页曾友祥 王聿连 
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催生出了更多的单位犯罪,我国1997年《刑法》正式将单位确定为犯罪主体,这对于打击单位犯罪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是,由于立法层面上没有兼顾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之间的逻辑平衡,加之刑法理论界相关研究的匮乏,...
关键词:单位犯罪 自然人犯罪 比较法 定罪条款 量刑条款 
论商业贿赂的刑法规制被引量:5
《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125-129,共5页曾友祥 
笼统地说,商业贿赂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交易秩序。现行刑法在规制商业贿赂犯罪方面存在以赃论罪、以财论罪、以身份定罪等缺陷,不但违反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和刑法平等原则,而且造成刑法典与上位法律及相关法律的脱节。因...
关键词:商业贿赂 刑法规制 机制重构 
中国刑事和解价值之辩被引量:11
《政法论坛》2011年第6期137-144,共8页曾友祥 
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创新与突破:和谐广东与刑事司法改革研究>(项目号:GDJD026);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广东法制30年程序法视域下的广东地方治安防控措施研究>(项目号:x2fxN9100180)资助论文
刑事和解是在中国犯罪被害补偿制度缺位,被害人财产权利难以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借助表面的提高诉讼效率、解决疑难案件、促进社会和谐的光环,在司法实践中进行的改革探索。由于刑事和解恶化司法公信力最终妨碍社会和谐,否定存疑不起诉制...
关键词:刑事和解 价值 批判 
中国古代民事证人制度浅论被引量:1
《求索》2008年第5期208-210,214,共4页周成泓 曾友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XFX018)
中国古代的民事证人制度历史悠久,但其经验主义浓厚,未能发展出一套现代证据制度。中国古代的民事证人资格具有普遍性,但包括身份关系和年龄条件两个方面的例外。专制制度决定了民事证人只是诉讼客体,其义务很多,权利却很少。证人应当...
关键词:中国古代 民事证人制度 证人资格 证人的权利义务 
刑事诉讼之实现刑法目的价值结构论被引量:4
《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183-185,179,共4页曾友祥 
从刑事诉讼内在价值外化而来的实现刑法目的价值由实现刑法价值、控制犯罪价值、维护秩序价值三个价值层次构成。实现刑法价值、控制犯罪价值、维护秩序价值三者之间,任何前者是任何后者的价值工具,任何后者是任何前者的价值目的,形成...
关键词:刑事诉讼 刑法目的 价值 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