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兰

作品数:5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文化财富观《远大前程》社会流动狄更斯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外语教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杭州科技》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推进浙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研究
《杭州科技》2024年第1期52-55,共4页王淑翠 潘悦 李思兰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高校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效率提升研究”(项目编号:23BMHZ040YB)。
本文以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地方高校为研究对象,根据2018—2022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通过分析、比较三省市地方高校的科技成果投入产出情况,归纳总结浙江省地方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存在问题,旨在加深对高校和科研院...
关键词:高校 科技成果转化 建议 
蝎子与鸦片的政治讽喻——《玛丽·巴顿》的殖民与阶级隐喻话语被引量:1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58-62,共5页陈礼珍 李思兰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盖斯凯尔小说对维多利亚精神的传承与变革"(12FWW011);浙江省社科联研究重点课题"现代化过程中盖斯凯尔的女性叙事研究"(2012Z67);杭州师范大学望道青年文科学者激励项目"小说叙事中的文化动因研究"(RWWD1321)
《玛丽·巴顿》关于蝎子和鸦片的叙事具有政治讽喻意味,蝎子的惊惧场景表现出盖斯凯尔对英国殖民事业的警醒,而关于鸦片的论述则显示出她在阶级问题上存在着道德与情感两个维度的错位。对这些讽喻进行隐喻性质的解读可以揭示出盖斯凯尔...
关键词:盖斯凯尔 蝎子 鸦片 讽喻 《玛丽·巴顿》 
文化、资产与社会流动:《远大前程》财富观再批判被引量:6
《外国文学研究》2015年第1期148-156,共9页陈礼珍 李思兰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项目批号:12&ZD172】的阶段性成果
狄更斯的《远大前程》通过形式结构凝聚起批判力量,对维多利亚社会流行的财富观做出道德阐释。皮普接受了绅士文化的感召,却未能用它来塑形自己的意念和行动。《远大前程》围绕着财产赠予展开,但是这笔财富涉及道德正义的幻影和资产的...
关键词:《远大前程》 狄更斯 文化 财富 社会流动 
论凯特·肖邦《暴风雨》中的反讽因素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4年第3期61-62,共2页李思兰 
美国作家凯特·肖邦的短篇小说《暴风雨》并不是一部简单表达女性主义理念的作品,它描述了打破既定婚姻道德原则和秩序行为带来的深层次的不安,探讨了人际关系变化所造成的家庭伦理秩序的失衡,以反讽的曲笔对19世纪的美国社会文化进行...
关键词:《暴风雨》 反讽 伦理 判断 
作为文化塑形力量的浪子:《克兰福德镇》的帝国图景分析
《外语教学》2013年第6期83-86,共4页陈礼珍 李思兰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盖斯凯尔小说对维多利亚精神的传承与变革"(项目编号:12FWW011);浙江省社科联研究重点课题"现代化过程中盖斯凯尔的女性叙事研究"(项目编号:2012Z67);杭州师范大学望道青年文科学者激励项目"小说叙事中的文化动因研究"(项目编号:RW-WD1321)的阶段性成果
彼得在《克兰福德镇》里面以浪子形象出现,天性使然的离经叛道姿态与放荡不羁性格可视为对中产阶级主流价值观的叛逆,是对其被压抑欲望的另一种复现形式。彼得所代表的浪子具有与生俱来的冒险精神,这使得他们成为大英帝国殖民事业的重...
关键词:浪子 《克兰福德镇》 盖斯凯尔 帝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