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勤为

作品数:5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传统文化传统伦理八路军干部政策干部队伍建设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胜利油田党校学报》《探索与争鸣》《理论学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浅谈“三个代表”思想的时代特点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1年第1期50-51,共2页顾天成 杨勤为 
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具有时代精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关于“三个代表”的思想,是站在世纪之交的时代高度,总揽全局,对我党近80年历史经验和50年执政经验的总结,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
关键词:"三具代表" 中国共产党 时代特性 先进生产力 先进文化 人民根本利益 
论批判地继承传统伦理道德文化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20-22,共3页李允福 杨勤为 秦清芝 
批判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是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统文化和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毛泽东、邓小平都坚持批判继承的方针,其目的在于继承优良传统,创建社会主义的新的伦理道德文化和新文明;当代中国...
关键词:批判继承 传统文化 传统伦理 道德文化 新文明 
毛泽东的人才思想及其特点
《探索与争鸣》1993年第8期97-99,共3页杜金亮 杨勤为 
毛泽东的人才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毛泽东人才思想的研究与探讨,对于进一步深刻领会毛泽东思想,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领导工作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 人才思想 特点 干部队伍建设 干部政策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1991年第3期32-35,共4页杨勤为 
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一)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为了国家、民族的独立。
关键词: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社会历史 历史选择 政治代表 资产阶级共和国 中国历史发展 新民主 国共合作 民主主义革命 近代中国 
略论山东抗日武装起义的特点
《理论学刊》1985年第4期33-36,共4页陈荣勋 杨勤为 袁之舜 
芦沟桥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驱逐日寇出中国。党的洛川会议确定了深入敌后,发动群众,独立自主地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的伟大战略任务。中共山东省委遵照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响应北方局“...
关键词:游击队 新中国 武装起义 八路军 部队 山东省 山东抗日根据地 直接领导 中国共产党 自己动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