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皓

作品数:9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电视纪实片平面媒体人文关怀轰动效应记者采访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青年记者》《记者摇篮》《今传媒》《新闻战线》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内容与形式相生 新闻与栏目共谐——浅析电视新闻及综合栏目的相互关系
《记者摇篮》2007年第8期103-104,共2页杨皓 
“电视新闻是通过电视技术传播的、多符号的新闻”或者“电视新闻是通过电视技术传播的、多符号的、报道正在变动和新近变动事实的信息传播。”(《中国电视新闻学》方亢著暨南大学出版社)这一论述明确阐述了电视新闻的内涵,但电视新...
关键词:电视新闻 内容与形式 栏目 暨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传播 相生 信息传播 中国电视 
年终盘点 平面媒体的较量——2006平面媒体盘点比较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S1期135-137,共3页杨皓 
本文借助美国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的传播过程的"五W"模式(1),分别从"谁(who),说了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产生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这五个传播要素出发,对06年平...
关键词:平面媒体 盘点 “五W”模式 
和而不同 在差异化竞争中凸显媒体特色——聚焦媒体对《物权法》的报道
《今传媒》2007年第5期27-28,共2页杨皓 赵鹏 
媒体的功能是传播社会信息,每当社会发生重大事件,都会引起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但报道同一事件,不同媒体容易出现“不谋而合”的同质化倾向,造成重复及新闻资源的浪费。对此,如何避免新闻报道同质化倾向,值得媒体进行探索。
关键词:媒体特色 《物权法》 差异化竞争 聚焦 社会信息 重大事件 新闻资源 新闻报道 
文以载道 片中蕴情——谈电视纪实片中的人文关怀
《东南传播》2007年第4期107-108,共2页杨皓 
本文针对当前电视纪实作品中编采者缺乏人文关怀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如何让电视纪实片具有人文关怀提出看法。
关键词:电视纪实 人文关怀 偷拍 冷漠化 
文以载道 片中蕴情——谈电视纪实片中的人文关怀
《青年记者》2007年第8期75-75,共1页杨皓 
近年来,一些媒体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往往过分渲染事情的本相,表现出对当事人的不尊重,对生命的冷漠。此现状引起越来越多人的注意,关于记者采访中的人文关怀的讨论逐渐增多,多数人把争议焦点指向平面媒体的记者,但在电视纪实...
关键词:电视纪实片 人文关怀 文以载道 记者采访 平面媒体 轰动效应 当事人 
新闻图片的“品”与“度”被引量:1
《中国记者》2007年第4期85-86,共2页王瑶 满会乔 杨皓 
新闻图片的使用已经进入一个跨媒体传播的时代。一些电视台新闻节目把新闻图片点评作为一个固定的节目内容,以新闻图片引出对新闻事件的评论。网站也大量刊发新闻图片。与此同时,纸质媒体也加大了新闻图片的使用量。新闻图片成为多媒...
关键词:新闻图片 新闻照片 跨媒体传播 节目内容 图片点评 新闻节目 新闻事件 纸质媒体 
试论电视纪实片中的人文关怀
《新闻战线》2007年第6期59-60,共2页杨皓 
近年来。一些媒体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往往对事件过分渲染。表现出对当事人的不尊重和对生命的冷漠。此现象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以上海《新闻晚报》记者李宁源的一篇《一名新记者的困惑》为代表,关于记者采访中的人文关怀的讨论逐渐增...
关键词:电视纪实片 人文关怀 《新闻晚报》 记者采访 平面媒体 轰动效应 当事人 事件 
整合盘点 凸显媒体竞争态势
《记者摇篮》2007年第3期42-43,共2页杨皓 
岁末年初,各类媒体使出浑身解数,进行年终盘点之战,如《北京青年报》提出“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2006”,分别以《突破的意义》、《2006年十大国际焦点人物》为题,与全国49家媒体联合盘点国内外新闻,形成联动效应。
关键词:年终盘点 媒体联合 竞争态势 《北京青年报》 联动效应 国内外 新闻 
新闻因事而生动——浅谈新闻报道的故事化写法被引量:3
《记者摇篮》2007年第2期32-33,共2页杨皓 杨志刚 
“新闻因人而生动”,是媒体报道遵循的一个规则,但在遵循这一规则时,不应忽视人是因事而感动的。作为一个鲜活的个体,人的新闻必须由事衬托。对此,媒体开始探讨故事化的新闻写作形式,并提出了新闻因事而生动的说法。但也有人提出...
关键词:新闻报道 故事化 写法 媒体报道 理论与实践 写作形式 新闻改革 鲜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