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可华

作品数:12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社会主义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道德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高等教育》《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贵阳市委党校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当代大学生的义利观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8-12,共5页林可华 
义利观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义利观方面存在不容忽视问题,应当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大学生自律和它律相互促进,增强义利观教育实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 义利观 思想道德教育 
当代大学生荣辱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1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17-20,41,共5页林可华 
荣辱观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表现,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具体体现。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当代大学生在荣辱观方面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应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荣辱观,促进大学...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荣辱观 思想道德教育 
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4期1-3,12,共4页林可华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份。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类社会是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科学发展观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探索和贡献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3期1-5,共5页林可华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属性,也是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能否始终保持先进性,决定着马克思主义政党能否在历史舞台上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也决定着马克思主义政党所领导的国家和人民能否不断地走向兴旺发达。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党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 先进性建设 
论“三个代表”的哲学基础
《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1期28-31,共4页林可华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理论根基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世纪的新实践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社会基本矛盾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贡献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3期1-4,共4页林可华 
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根据新的时代特点和我国国情,在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动力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作出了新的贡献。
关键词:社会主义 唯物史观 生产力 
实践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被引量:1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2期1-3,7,共4页林可华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是人类社会的崇高理想。人类日益广泛深入的实践创造活动是实现这一理想状态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实践 人的全面发展 共产主义社会 
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的奥秘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3期49-52,共4页林可华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把马克思主义推向新的阶段,体现了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的奥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与时俱进 理论创新 
论领导者的统帅才能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2期55-57,共3页林可华 
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支配方面,在领导活动中居主导地位,其素质高低直接关系事业的成败.作为领导者,无论职务高低,总是要负责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的工作,需要组织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作出努力.
关键词:领导者 风险决策 冒险决策 决策论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被引量:1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1期4-6,16,共4页林可华 
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在新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毛泽东思想 社会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