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涛

作品数:10被引量:3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法治概念法家思想《中国文化史》象形文字西方民族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复旦政治学评论》《学术月刊》《政治思想史》《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作为“机器”的国家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3期99-100,共2页洪涛 
对于现代政治进程之日渐民主化的“乐观”想象,最早的警告者之一是托克维尔。不过,在指出“民主”为不可阻挡之潮流后不久,他又指出,大革命之后的现代国家,是“一个比大革命所推翻的政府更加强大、更加专制的政府”。
关键词:托克维尔 大革命 政府 民主化 国家 
作为“机器”的国家——论现代官僚/技术统治被引量:19
《政治思想史》2020年第3期1-41,197,共42页洪涛 
从规范理论的角度,现代国家是一种人民国家,民主是国家之人民性或主权在民原则的制度化形态。但是,从现实的角度,现代国家无论是“集权”的程度,还是权力渗透于人民日常生活之广度和深度,都有可能远远超过前现代的封建国家或专制君主国...
关键词:国家机器 官僚统治 技术统治 
20世纪中国的法治概念与法家思想(二)被引量:2
《政治思想史》2018年第2期31-58,共28页洪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儒道法思想的演化与帝制国家意识形态的确立:以荀子思想为中心"(项目编号:WRH3056003)的阶段性成果
四、法家思想的历史主义化①20世纪70年代的"评法批儒",是中国20世纪早期思想发展的一种延续。反儒扬法之风,自清末民初便已兴起。究其缘由,既有中国两千余年的"秦制"遗风——这种"秦制"为不论站在何种立场的权力主义者所欢迎,也...
关键词:20世纪70年代 法家思想 法治概念 中国 历史主义 现代精神 思想发展 清末民初 
20世纪中国的法治概念与法家思想(一)被引量:3
《政治思想史》2018年第1期13-45,共33页洪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儒道法思想的演化与帝制国家意识形态的确立:以荀子思想为中心"(项目编号:WRH3056003)的阶段性成果
"法治"是20世纪中国法政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从世纪初的清季修宪,到世纪末的"改革开放",都能看到"法治"一词的活跃身影。但是,该词内涵往往含混不清,不同使用者赋予其不同的甚至对立的意涵。该词最近一次的重新使用,并非始于自视以"法治...
关键词:法治概念 法家思想 梁启超 
卡夫卡与官僚制被引量:2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153-170,共18页洪涛 
卡夫卡是官僚社会这一人类前景的深刻启示者。他的小说(特别是《审判》和《城堡》)以官僚制为题,却并非一般地描绘官僚组织的活动或所谓官场现象,而是揭示了现代官僚统治与现代精神之间的内在关联。本文通过对其小说的分析,指出官僚制...
关键词:卡夫卡 官僚制 书写 私人书写 
《格列佛游记》的意图——对慧骃国故事的一种解读
《政治思想史》2015年第3期1-29,197,共29页洪涛 
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佛游记》写于1721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之后30年,属于反省现代政治的最早一批文献。其第三、第四部分是整部书的核心。第四部分即慧骃国故事,向来又被认为是斯威夫特社会政治理想的体现。本文试图表明,慧骃国故...
关键词: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 自然状态 现代政治 
康德之前的自然状态问题:从霍布斯到卢梭
《复旦政治学评论》2015年第1期231-248,共18页洪涛 
道德形而上学构成康德哲学学理部分的主体,其中包括他的道德哲学和法权哲学。法权哲学即政治哲学,是康德哲学思想的核心之一。作者《从自然状态到永久和平——康德的政治哲学》以康德《永久和平论》为基础文本,系统探讨康德的政治哲学...
关键词:法权哲学 道德形而上学 永久和平论 《利维坦》 利维坦 批判哲学 政治国家 主权者 道德哲学 漫步遐想录 
论康德的永久和平理念被引量:6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133-149,共17页洪涛 
《永久和平论》是康德重要的政治哲学文本,早就有人指出,这一文本完全包括了康德法权哲学的成果。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文本的谋篇布局和主要内容的探讨,揭示康德所赋予的"永久和平"理念的真正内涵和重要意义。
关键词:康德 永久和平 政治哲学 
司马迁与古今问题——读《史记·封禅书》被引量:1
《复旦政治学评论》2012年第1期113-136,共24页洪涛 
"天人"、"古今"问题是《史记》的核心问题,纵横交织于《封禅书》中,使后者成为《史记》中最能体现司马迁微旨的一篇。本文通过解读《封禅书》指出:在司马迁那里,"古"意味着周制,"今"意味着秦制。周制所保存着三代的通天人的理解,在秦制...
关键词:封禅书 汉武 周制 太史 秦政 史公 子侯 巫史 《五经》 历史哲学 
语言与权力——探索早期政治权力的发生及其特点的一个视角被引量:5
《学术月刊》1997年第10期49-54,共6页洪涛 
近两个世纪以来的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飞速发展,使我们在讨论人类公共权力的起源及其各具形态的原困问题上.得以把政治学的基本问题和哲学的发展趋向结合起来.语言的产生及其物质特性,与政治权力的发生及其特点,这二者之间有何必然联系,...
关键词:政治权力 语言哲学 象形文字 公共权力 语言共同体 说文解字 赫西俄德 希腊 西方民族 《中国文化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