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辉

作品数:66被引量:15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长江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土家族文化变迁民族地区散杂居民族社会变迁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民族艺术研究》《宗教学研究》《八桂侨刊》《青海民族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改土归流后武陵民族地区的土地争讼及其治理被引量:1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63-70,共8页莫代山 王希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改土归流后湘鄂川黔边区的分类施治与社会整合研究”(20BMZ019);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改土归流后渝湘土苗地区治理的比较研究”(2018YBMZ148)。
由于人口大规模流入,改土归流后武陵民族地区人地关系发生巨大变化,导致土地争讼日益增多且复杂化,这是资源竞争的集中体现,主要由土司时期遗留争端、地方豪族欺压移民、契约意识不强、唆讼等四种方式引发。土地争讼加剧了民众的行为失...
关键词:改土归流 武陵民族地区 土地争讼 
主持人语
《三峡论坛》2020年第6期15-15,共1页王希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党的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并写进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九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 主持人 新修订 习近平总书记 现实意义 
武陵走廊少数民族民间信仰研究的新进展——谭志满教授新著《民间信仰与武陵走廊社会发展研究》评介
《宗教学研究》2020年第4期280-282,共3页王希辉 黄金 
当前,传统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少数民族民间信仰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一直受到民族学人类学学者的持续关注。一般认为,民间信仰是指信仰并崇拜某种或某些超自然力量,以祈福禳灾等现实利益为基本诉求...
关键词:超自然力量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非组织化 民间信仰 非制度化 社会发展研究 持续关注 祈福禳灾 
打工经济对农村散杂居民族关系的影响及调控——基于鄂渝边区两个蒙古族村落的调查被引量:2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72-78,共7页莫代山 王希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武陵山区散杂居民族的生态适应与文化传承研究”(14XMZ092)。
打工经济背景下,社会矛盾触发点减少,团结互助范围扩大,平等和谐能力提升,共同繁荣发展意愿增强,少数民族人口素质普遍提高,同时也面临着多元社会权威显现、文化消解和重构步伐加速、部分民族精英的民族意识增强等新情况。新时代发展环...
关键词:散杂居民族 民族关系 打工经济 蒙古族 
改土归流后武陵民族地区移民的文化冲突与调控被引量:2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34-39,共6页莫代山 王希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改土归流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19ZDA182);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改土归流后渝湘土苗地区治理的比较研究”(2018YBMZ148)。
改土归流后,随着移民大规模进入,武陵民族地区人地关系、生计方式和文化样貌发生重大变化。大规模人口流入后地区文化冲突表现在文化认同、社会竞争和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通过以儒家文化精神为内核、多元文化并存的“一体多元”文化模...
关键词:改土归流 文化冲突 一体多元 武陵山区 
改土归流后武陵民族地区人口流动社会问题治理的成效与启示
《铜仁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119-127,共9页莫代山 王希辉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改土归流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19ZDA182);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改土归流后渝湘土苗地区治理比较研究”(2018YBMZ148)。
改土归流后,通过发展生产力、统一文化精神、乡民自治、地域认同建构等方式进行人口流动社会问题治理。通过治理,基本实现了政治社会等层面的国家一体化,儒家精神成为统一的文化标准、群众国家认同度增强,经济、文化发展拉近了与外界差...
关键词:改土归流 人口流动 社会治理 武陵民族地区 
武陵走廊散杂居民族的文化特征与研究价值述论被引量:7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38-45,共8页王希辉 莫代山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武陵山区散杂居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研究”(WHCY2018A04);“武陵山区散杂居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发展研究”(18DFWH-066);“武陵山区散杂居民族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DYWH1802)阶段性成果。
武陵走廊是位于我国内陆腹地的物资与文化通道,伴随着散杂居民族的迁徙、流动与定居,武陵走廊逐渐形成了散杂居民族和自治主体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历史场景。蒙古高原南迁的蒙古族及其先民、云贵高原东迁的白族及其先民和华南北上的...
关键词:武陵走廊 散杂居民族 文化特征 研究价值 
回顾与反思:我国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三十年被引量:3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77-81,共5页王希辉 杨鹏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基地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重点项目"武陵山区散杂居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研究"(项目编号:WHCY2018A04);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基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重点项目"武陵山区散杂居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8DFWH-066);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基地多元文化研究中心重点项目"武陵山区散杂居民族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项目编号:DYWH1802)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伴随着文化产业学的不断发展,文化资源的经济功能逐渐受到广泛关注。随着文化资源研究理论的逐步完善,学界在城市文化资源、村落(古镇)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区域文化资源、宗教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等...
关键词:学术史文化资源 回顾 反思 
湖北苗族研究四十年被引量:1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8年第6期145-150,共6页王希辉 杨鹏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基地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重点项目"武陵山区散杂居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研究"(WHCY2018A04);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基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重点项目"武陵山区散杂居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发展研究"(18DFWH-066);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基地多元文化研究中心重点项目"武陵山区散杂居民族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DYWH1802)成果
湖北苗族大都是明清时期由贵州、湖南等省迁徙而来,是湖北省境内两个主要自治民族之一。湖北苗族研究主要经历了奠基起步、初步发展和沉寂发展三个阶段,研究内容主要涉及苗族族源、民族史志资料收集与整理、民族认同、民族教育、文化保...
关键词:湖北苗族研究 回顾 学术反思 
新时代我国散杂居民族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重庆忠县磨子土家族乡调查被引量:3
《广西民族研究》2018年第3期126-132,共7页王希辉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三峡大学水库移民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新常态下湖北三峡库区移民社会治理研究”(2015KF09)
在个案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散杂居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分析了散杂居民族发展存在的基本问题,提出要修订和完善关相关法律法规,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与建设力度,推动教育文化与社会保...
关键词:散杂居民族发展 民族乡 问题 对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