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懿波

作品数:31被引量:57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玉米选育玉米杂交种杂交种中国玉米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农业现代化研究》《玉米科学》《河南农业大学学报》《河南农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郑单17的选育
《作物杂志》2002年第1期51-51,共1页王振华 张新 王懿波 王永普 
关键词:玉米 郑单17品种 选育 产量表现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国审高淀粉优质专用玉米新品种郑单18号的选育被引量:4
《河南农业科学》2002年第1期8-8,共1页张新 王振华 王懿波 王永普 
关键词:玉米 郑单18号品种 淀粉含量 选育 产量表现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高产高淀粉玉米新品种郑单18的选育被引量:2
《作物杂志》2001年第6期41-42,共2页王振华 张新 王懿波 王永善 
关键词:玉米 新品种 郑单18 选育 高淀粉玉米 高产玉米 
利用RAPD进行玉米自交系种质类群划分的研究被引量:14
《华北农学报》2001年第2期31-37,共7页田曾元 王懿波 王振华 王永普 张新 陆利行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99- 0 4- 0 1- 0 6 - 0 0 )
对 31个玉米自交系进行了RAPDs分析 ,结果表明 :31个玉米自交系可分为 5大群 ,即旅群 (Ⅳ - 1组 ) ,Lan .Ⅱ群 (Ⅳ - 2A亚组 )、Reid群 (Ⅳ - 2B亚组 )、Lan .Ⅰ群 (Ⅳ - 1组 )和黄改群(Ⅳ - 5和Ⅳ - 6两组 )和 4个小群 :Ⅰ组的P138、...
关键词:玉米 种质类群划分 自交系 RAPD分析 遗传距离 
试用特殊配合力进行玉米种质分类被引量:13
《华北农学报》2001年第1期7-11,共5页王永普 王懿波 王振华 张新 郭金生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39170 495 )
采用 18个高配玉米自交系 ,按Griffing方法Ⅳ组配 153个杂交组合进行 1年多点试验 ,对子粒产量进行一般配合力 (GCA)和特殊配合力 (SCA)分析 ,直接以特殊配合力作为配合距离 ,按最短距离法进行聚类分析 ,其结果将 18个自交系分为 10类 :...
关键词:玉米 自交系 配合力 聚类分析 种质资源 
玉米杂交种郑单14号的选育被引量:2
《华北农学报》2001年第1期12-17,共6页王懿波 王振华 王永普 张新 陆利行 
"九五"国家玉米育种攻关! ( 96 - 0 0 2 - 0 2 - 0 5 - 0 1)
郑单 14号 (豫玉 18号 )在河南省和国家区试中比对照增产 17 6 %和 12 4 % ,均居首位 ,在其他省区试中及试验示范中表现突出 ,比当地对照增产 9 1%~ 53 3% ,多居一、二位。该品种已通过 4个省和国家审定 ,成为河南第一大、全国六大玉...
关键词:玉米 郑单14号 选育 杂交种 
中国玉米主要种质的改良与杂优模式的利用被引量:124
《玉米科学》1999年第1期1-8,共8页王懿波 王振华 王永普 张新 陆利行 田曾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本文通过对中国玉米生产和育种用种质的分析,发现我国玉米种质主要集中在四大杂优群,利用的主要模式有5种。重点讨论了各玉米区主要杂优群和杂优模式的选择、改良与利用等问题,并根据各地成功的经验和自己的育种实践,对其与地方种质。
关键词:玉米 种质改良 杂种优势 杂种优势模式 
玉米新杂交种郑单14的特点及栽培技术
《作物杂志》1998年第5期25-26,共2页王懿波 王振华 陆利行 
郑单14是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米育种研究室育成的竖叶大穗、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的黄粒玉米单交种。适应我国东北、西北、华北、黄淮、南方玉米区20多个省区种植。1996年通过河南省审定;1998年通过国家审定...
关键词:玉米 郑单14 特点 栽培技术 
我国农作物生产的发展与新技术革命被引量:1
《农业现代化研究》1998年第4期202-205,共4页王懿波 陆利行 乔旭 
从我国农作物研究和生产的体制改革、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农作物生产配套技术、发展高技术产业带动农业的产业化和工业化进程、提高农民的整体科技素质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与新技术革命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农作物 发展 新技术革命 品种选育 体制改革 
中国玉米主要种质杂种优势群的划分及其改良利用被引量:87
《华北农学报》1998年第1期74-80,共7页王懿波 王振华 王永普 张新 陆利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根据配合力、杂种优势、系谱关系、生理和遗传特点及形态特征等,结合育种实践,将我国玉米种质分为改良Reid、Lancaster(Mo17和自330两个亚群)、四平头、旅大红骨和其它(外杂选、综合品种选、Suwan和低纬...
关键词:玉米 种质 杂种优势种 改良利用 育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