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靖域

作品数:14被引量:9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病微生态方剂溃疡性结肠炎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四川中医》《中医药临床杂志》《黑龙江中医药》《国医论坛》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医方考》中黄芪配伍规律研究被引量:13
《中医杂志》2018年第4期339-341,共3页胥靖域 顾三元 沈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5325)
目的探讨《医方考》中黄芪的配伍规律,为临床正确使用黄芪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医方考》中载有黄芪的方剂,对方剂中与黄芪配伍的药物进行功效分类,对每类药物的高频药物进行频次统计。结果《医方考》中记载有黄芪的方剂共41首,其中...
关键词:医方考 黄芪 中药配伍 方剂 
基于方剂框架理论的四逆散源流探讨被引量:7
《时珍国医国药》2017年第10期2493-2495,共3页胥靖域 顾三元 文跃强 沈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532005)
文章立足探讨四逆散的源流,运用方剂框架理论,从组方、配伍、功用、主治、用法、分类六大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四逆散的源流,了解四逆散的来龙去脉,便于全面掌握,准确应用,从而提高中医临床运用成方与创新方的水平。
关键词:四逆散 方剂框架理论 发展变化规律 
从肺肠微生态角度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被引量:55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年第9期881-885,共5页胥靖域 顾三元 王菊 杨宇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NO:2009CB522706)
目的:采用微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的机理。方法:建立大鼠肺病模型(慢性支气管炎)和大鼠肠病模型(溃疡性结肠炎),对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粪便做菌群的培养、计数和种类鉴别观察。结果:当肺病(慢性支气管炎)时,肺肠之...
关键词: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病及肠 肠病及肺 微生态学 
从胃肠功能及CGRP表达变化探讨大鼠慢性支气管炎对结肠组织的影响被引量:2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年第4期1050-1054,共5页唐洪屈 杨宇 王宝家 郑秀丽 胥靖域 谭蔡麟 陈云慧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No.2009CB522706)~~
目的:探讨大鼠慢性支气管炎对结肠组织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烟熏法进行大鼠慢性支气管炎的造模,在不同时间段通过比较粪便干湿重、粪便含水率、胃残留率、小肠推进率,并对大鼠肺肠组织切片,测量肺肠组织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肺病及肠 
辨治老年癃闭十法被引量:2
《中医临床研究》2014年第10期19-21,共3页顾三元 胥靖域 沈涛 
老年癃闭是以小便滴沥不畅,甚或不通为表现的疾病。本文通过整理和分析1982-2009年间辨治老年癃闭文献27篇(含病例487例),总结出健脾补中,化气行水法;化痰散结,利水通淋法;滋肾泻火,通关利窍法;温阳益气,补肾利水法;宣肺清热,通利水道法...
关键词:老年癃闭 辨治10法 代表方剂 
溃疡性结肠炎从肺论治法的理论基础及研究
《特别健康(下)》2014年第2期469-470,共2页胥靖域 顾三元 许风秋 王宝家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复杂,病程较长,复发率很高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特异性疾病由于其病因及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临床中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藏象学说是中医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脏腑之间的关联性决定了中医药治疗的整体性及宏观...
关键词:肺与大肠相表里 藏象 UC 
益肾运脾法治疗便秘30例被引量:2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年第2期115-115,共1页顾三元 胥靖域 沈涛 
目的:观察益肾运脾法治疗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用补中益气汤合济川煎加味治疗。结果:治愈25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结论:补中益气汤合济川煎治疗便秘效果较好。
关键词:便秘 益肾运脾法 治疗观察 
浅谈“鬼胎”及其诊治
《黑龙江中医药》2014年第1期9-10,共2页许凤秋 徐慧 胥靖域 刘涛 李戎 
"鬼胎"一词由来已久,最早见于《诸病源候论》"若荣卫虚损,则精神衰弱,妖魅鬼精得入于脏,状如怀妊,故曰鬼胎也"[1],后在《竹林寺女科》、《景岳全书》、《女科指要》、《妇科心法要诀》、《傅青主女科》、《张氏医通》等中都有提及,...
关键词:鬼胎 《诸病源候论》 《傅青主女科》 竹林寺女科 诊治 《景岳全书》 妇科心法要诀 《张氏医通》 
浅析李杲《脾胃论》被引量:5
《黑龙江中医药》2013年第6期9-10,共2页许凤秋 胥靖域 刘涛 李戎 
李杲师从张元素,继承张氏的医学理论和经验,并有所阐发和发展.他在张氏脏腑议病的启示下,深刻研讨了《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古典医籍,并通过长期临证实践,积累了治疗内伤病的丰富经验,独树一帜,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关键词:《脾胃论》 李杲 《伤寒论》 医学理论 《内经》 《难经》 古典医籍 内伤脾胃 
浅议温病中的汗法被引量:1
《国医论坛》2013年第5期10-11,共2页王菊 杨宇 周士杰 陈禹霖 胥靖域 王宝家 
温热病有易化燥伤阴的特点,历代医家注重顾护阴液。汗为人体五液之一,常常体现体内津液的盛衰,故在温病治疗中,医者常担心汗法应用失当而造成他病。对此,笔者就温病汗法做出讨论,以期对学者有所裨益。
关键词:温热病 汗法 学术探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