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蕙

作品数:6被引量:26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气溶胶沙尘暴单颗粒物理化特性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科学通报》《分析测试学报》《中国环境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北京沙尘暴的干盐湖盐渍土源——单颗粒物分析和XPS表面结构分析被引量:18
《中国环境科学》2004年第5期533-537,共5页张兴赢 庄国顺 袁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9837190;20077004;30230310)
2002年3月20日北京特大沙尘暴565个单颗粒物分析结果表明,S和Cl是唯一呈现显著正相关的一对元素.同时含有S和Cl的单颗粒物检出率高达82.5%,其中S和Cl的含量还高于所有颗粒物平均值.同时含有S、Cl和Na的颗粒物检出率为62.0%,其中Na的含...
关键词:沙尘暴 单颗粒物分析 XPS表面结构分析 氯-硫相关 干盐湖盐渍土 
北京气溶胶中的甲基磺酸
《科学通报》2004年第8期744-749,共6页袁蕙 王瑛 庄国顺 
基于硫酸盐气溶胶在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作用,甲基磺酸(MSA)和硫酸盐(SO42-)二者作为二甲基硫(DMS)的主要氧化产物都是当今大气化学研究的热点.通常认为DMS大都来自海洋表层浮游生物的排放,因而把MSA作为大洋或沿海地区非海盐硫酸盐(nss-...
关键词:甲基磺酸 北京 全球气候变化 硫酸盐气溶胶 MSA PM2.5 相关性分析 二甲基亚砜 工业废弃物 浮游生物 化学研究 氧化产物 二甲基硫 文献报道 沿海地区 PM10 沿海城市 分析结果 气象条件 因子分析 循环机制 人为污染 DMS 
2002年北京特大沙尘暴的理化特性及其组分来源分析被引量:52
《科学通报》2004年第4期340-346,共7页孙业乐 庄国顺 袁蕙 张兴赢 郭敬华 
2002年3月北京发生了有历史记录以来最大的沙尘暴,总颗粒物浓度高达10.9mg·m^-3、高出国家颗粒物污染标准54倍.主要地壳源元素Ca,Al,Fe,Mg,Na,Ti等高达平日的30~58倍.污染元素Zn、Cu,Pb,As,Cd,S比平时高出几倍至近十倍...
关键词:2002年 北京 沙尘暴 全球环境变化 来源分析 污染物 气溶胶 
气溶胶、降水中的有机酸、甲磺酸及无机阴离子的离子色谱同时快速测定法被引量:32
《分析测试学报》2003年第6期11-14,共4页袁蕙 王瑛 庄国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9837190;20077004)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8991002) ;瑞典SIDA亚洲地区环境技术项目
建立了梯度淋洗 ,在14min内同时测定大气气溶胶和降水中的甲酸、乙酸、草酸及大气中海洋微生物硫释放源指示物甲磺酸 (MSA)与无机阴离子F -、Cl-、 2-NO、 3-NO、 42-SO 、 3-4PO 的新方法 ;线性回归系数达0.9983~0.9998 ,分离度7.260 ...
关键词:气溶胶 降水 有机酸 甲磺酸 无机阴离子 离子色谱 测定法 大气污染物 环境分析 
大气海洋物质交换中的铁硫耦合反馈机制被引量:13
《科学通报》2003年第4期313-319,共7页庄国顺 郭敬华 袁蕙 张兴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29837190;20077004);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8991002).
海洋表层水中的铁已被证明为某些大洋海区表层水生产力的限制因素. 1992年我们报道了在远洋气溶胶中检测到二价铁Fe(Ⅱ), 提出了大气海洋物质交换中的铁硫耦合反馈机制的假设. 最近在中国的沙尘暴样品中检测到了相当数量的Fe(Ⅱ), 其浓...
关键词:大气海洋物质交换 铁硫耦合反馈机制 气溶胶 铁限制假说 沙尘暴 海气交换 气候变化 
2000年我国沙尘暴的组成、来源、粒径分布及其对全球环境的影响被引量:181
《科学通报》2001年第3期191-197,共7页庄国顺 郭敬华 袁蕙 赵承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 29837190);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 8991002);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资助项
沙尘暴期间总颗粒物高达约6000μg· m-3, 比平日高近30倍. 主要污染源元素As, Sb, Se的富集系数比平日更高, 主要污染源不仅来自于北京局部地区, 而且来自于其长距离传输过程中的区域污染源. 污染源元素Pb, Zn, Cd, Cu相比于平日富集...
关键词:沙尘暴 气溶胶 颗粒物 污染源 转化机制 2000年 全球气候变化 组成 来源 粒径分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