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云黎

作品数:19被引量:2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民居城市建设明清时期清代大数据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华中建筑》《高等建筑教育》《四川建筑》《古建园林技术》更多>>
所获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北川少数民族民居测绘与分析——以西窝羌寨民居为例
《名城绘》2020年第7期0602-0603,共2页李奇凡 杨璐蔓 谷云黎 
北川西窝羌寨与汶川羌寨一山之隔,却形成了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通过对北川西窝羌寨民居的测绘调研,运用批评学的研究方法,通过纵向的历史时间轴比较和横向对比方法,以大数据的数据整理分析方法,较客观的得出西窝羌寨民居的建筑特色和...
关键词:大数据分析 空间布局 批评学 
传统官式民居空间的数据分析——以河南安阳马氏庄园为例被引量:1
《建材与装饰》2019年第25期78-79,共2页陈偌晰 张岩 谷云黎 
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制通常展示了伦理的秩序,建筑以空间等级区分人群等级。本文以北方官宅河南马氏庄园为例,从建筑布局形式,空间感受,细部装饰,家族伦理等方面,结合清朝的时代背景,对传统建筑中的身份空间进行分析。
关键词:身份空间 建筑形制 家族伦理 
传统官式民居中的文本空间塑造——以河南安阳马氏庄园为例
《河南建材》2019年第6期339-341,共3页张岩 陈偌晰 谷云黎 
官式民居中建筑空间营造与长期形成的传统官家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通过着重展现身份的空间营造影响着官式建筑群体的形制布局.另一方面,官员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总结出为自己安身立命处世的哲学,通过文学...
关键词:官家文化 文本空间 精神内核 
基于大数据的色尔古传统藏寨民居分析被引量:1
《建材与装饰》2019年第11期67-69,共3页陈偌晰 段园园 刘冲 谷云黎 
位于阿坝州黑水县的色尔古藏寨是一个有着典型的藏羌民族文化交融相汇的聚落。藏楼户户相连,泥土和石块堆砌的藏寨见证着藏寨的千年风雨。藏寨是独特的文化习俗和因地制宜的建筑智慧的特殊载体。本文基于对色尔古藏寨的测绘与统计,分析...
关键词:聚落形态 建筑特点 民族风貌 
西南少数民族生土建筑的保护与更新实践研究——以汶川县萝卜寨为例被引量:1
《古建园林技术》2018年第4期84-86,93,共4页刘冲 赵祥 谷云黎 任静 钟星宇 
西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基金项目<"藏彝走廊"地区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研究(XNYJY1608)>;四川省教育厅基金项目<"藏彝走廊"地区旅游民俗及村寨(文化)景观研究(LYC17-38)>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气候特征以及生土材料分布的广泛性造就了生土建筑类型的多元化,集生态、艺术、文化、技术、人文等方面于一身。本文以汶川萝卜寨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与数据整理,分析其生土聚落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西南 少数民族 生土建筑 保护 更新 
藏彝走廊地区村寨景观保护与传承研究——以萝卜寨为例被引量:1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95-98,共4页刘冲 谷云黎 余汶芩 唐瑄 成荣舟 
西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项目<"藏彝走廊"地区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研究(XNYJY1608)>;四川省教育厅项目<"藏彝走廊"地区旅游民俗及村寨(文化)景观研究(LYC17-38)>
萝卜寨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黄泥羌寨,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村寨格局。本研究以萝卜寨为例,以建筑与景观设计为切入点,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系统总结其景观布局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萝卜寨适宜性的景观...
关键词:藏彝走廊 村寨 景观 保护 传承 
三线工业“社区”更新探讨——以绵阳市江油原857工厂为例
《建筑与文化》2018年第1期92-93,共2页谷云黎 刘冲 付蓓 方圆 
绵阳市社科联基金项目"绵阳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项目编号:16sd3105)
以绵阳市江油原857工厂"社区"为例,通过调研并感知其与周围环境的空间关系,分析其工业"社区"的特征,提出对三线工业"社区"模式新的思考。与此同时,面对原有社区破败、社区功能退化及结构转型等问题,对社区进行加固、装修、完善,并以新...
关键词:三线建设 工业“社区” 更新 改造 
传统建筑与城镇的“适灾”理念研究被引量:2
《高等建筑教育》2014年第6期1-3,共3页谷云黎 
本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适灾"先强调主动适应自然、适应灾害环境,再通过改造局部环境,以减弱甚至避免灾害损失,达到趋吉避害、化险为夷的目的。单纯工程防灾措施,重在改造自然,而"适灾"重在顺应自然,回避环境的潜在灾害威胁,是实...
关键词:适应自然灾害 建筑哲学 环境哲学 
四川会馆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学理建构——以阆中为例
《四川建筑》2013年第6期81-82,85,共3页谷云黎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资助科研项目
四川会馆文化独具特色,在成渝经济区建设的新历史时期,亟需重建。通过调查分类,引入环境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有助于从新的视角打开会馆保护与文化重建的思路。从整体环境、空间转换、社区民众的感受等等方面入手,有利于会馆文化全面系...
关键词:移民会馆 环境心理 学理建构 
南宁的城市建设与会馆建筑被引量:1
《古建园林技术》2013年第3期67-70,共4页谷云黎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资助科研项目
南宁市拥有1690多年城市建设的历史,古称“邕州”,濒临邕江先后建有“晋城”、“唐城”、“宋城”。南宁的“宋城”构成了后来南宁城市建设的基础。到了明清时期,商业会馆开始出现,与南宁的城市建设产生某种程度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城市建设 会馆建筑 南宁市 明清时期 基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