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汉元

作品数:21被引量:16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再入制导再入制导RLV载人飞船更多>>
发文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航天控制》《宇航学报》《航天返回与遥感》《飞行力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再入机动飞行器的控制系统设计被引量:2
《飞行力学》2005年第1期61-64,共4页GUO Zhen-yun 郭振云 雷光新 赵汉元 
基于再入机动飞行器机动控制特点,设计了两种反馈结构——过载反馈和姿态角反馈的姿控系统,并从输入反馈信号构成、系统回路设计、反馈系数确定及飞行弹道仿真结果等方面,对两种形式的姿控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过载反馈系统在再入...
关键词:再人机动飞行器 飞行控制 系统设计 过载反馈 姿态反馈 
载人飞船再入轨道和制导规律设计及六自由度弹道仿真被引量:3
《航天返回与遥感》2001年第1期38-42,共5页赵汉元 
载人飞船再入轨道和再入制导规律设计是载人飞船成功返回的关键技术。文章综合介绍再入轨道设计方法 ,用变ν(t)来满足轨道设计的要求 ;研究了再入纵向制导和侧向制导 ,用极大值原理确定纵向制导反馈增益系数 ,引入“漏斗式”的侧向制...
关键词:返回轨道设计 再入制导 六自由度弹道仿真 载人飞船 再入轨道 制导规律设计 
飞行器六自由度仿真方法被引量:3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80-83,共4页闫野 赵汉元 
为了使飞行器的轨道仿真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必须构造基于实际环境的六自由度仿真框架。文中给出了仿真中各种周期的关系 ,并对右函数计算中的各种变量关系进行了描述 ,最后还介绍了两种常用的仿真实验设计方法及对应的结果处理方法。文...
关键词:飞行器 六自由度 仿真方法 
载人飞船返回舱六自由度再入弹道仿真研究被引量:6
《飞行力学》2000年第3期80-84,共5页汤国建 赵汉元 
为了综合研究和分析载人飞船返回舱制导导航控制 (GNC)系统的性能 ,验证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提出了返回舱六自由度再入弹道仿真研究问题。根据返回舱 GNC系统的任务 ,建立了适用于包括风在内的各种干扰作用下六自由度再...
关键词:再入制导 升力控制 姿态控制 弹道仿真 载人飞船 
飞船再入制导最佳反馈增益系数规律被引量:5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53-56,共4页汤国建 赵汉元 
为了获取基于标准轨道返回舱再入纵向制导的最佳反馈增益系数 ,建立了纵平面运动方程 ,推导了对应于纵向制导规律的摄动微分方程。根据Pontryagin极小值原理 ,给出了最优反馈控制律 ,求解Riccati方程 ,即可得到最佳反馈增益系数。考虑...
关键词:再入制导 最优反馈 增益系数 飞船 
利用转移矩阵进行姿态控制被引量:5
《飞行力学》1999年第4期85-90,共6页阎野 赵汉元 何力 
传统欧拉角控制方法在处理大姿态角机动时往往出现奇异和交联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对欧拉角的跳变现象进行了讨论, 并从飞行器实际姿态与需求姿态之间的空间关系入手, 给出了一种消除欧拉角跳变现象的有效方法——转移矩阵法。仿真计算...
关键词:转移矩阵 欧拉角控制 姿态跟踪 飞行器 
遗传算法在飞船再入纵向制导规律设计中的应用被引量:1
《航天控制》1999年第1期59-62,共4页吴美平 赵汉元 
探讨如何利用遗传算法的特点来自动设计飞船再入纵向制导规律。根据任务要求和约束条件,给出了遗传算法的目标函数和纵向制导律的设计步骤。通过仿真实例的结果,说明采用遗传算法能自动设计出满足任务要求的纵向制导规律。
关键词:飞船 再入制导 制导规律 遗传算法 
水平冲量多弧段异面轨道交会机动方案的改进被引量:2
《航天控制》1996年第4期29-34,共6页吴美平 赵汉元 
考虑存在误差情况下,对有限推力作用下水平冲量多弧段异面轨道交会方案的改进在文中作了讨论。对水平冲量多弧段交会机动的改进方案推导了线性相对运动方程,然后对非线性相对运动方程做了数值仿真,得到的结论说明此方案是可行的。
关键词:航天器 交会 水平冲量 轨道交会 对接 
月球探测器月面软着陆制动轨道研究被引量:2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40-43,共4页曾国强 赵汉元 郗晓宁 
本文讨论了月球探测器垂直接近月面情形下,制动方案选择和轨道优化问题。
关键词:月球探测器 软着陆 制动方案 轨道 
地基拦截弹对真目标进行拦截时的制导方案分析被引量:1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40-43,共4页郭振云 赵汉元 
讨论了地基拦截弹对真目标(中近程弹道式导弹)进行拦截时的制导方案。根据拦截弹的飞行特点,将拦截过程分为初始段、中间段和拦截段,并采取了相应的制导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拦截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良好的弹道特性,此方案是可行的。
关键词:制导 拦截 目标 导弹 地基拦截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