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生

作品数:45被引量:490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乡村数字乡村共同富裕乡村建设韧性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理论探索》《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新视野》《天津航海》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数字乡村建设效能何以提升——基于“三农”政策文本的扎根理论研究
《地方治理研究》2025年第2期53-64,M0004,共13页陈桂生 秦梓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共同富裕视闵下数字乡村建设模式及其推进机制研究”(23BZZ051),负责人:陈桂生。
数字乡村建设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基于2013一2024年中央机构发布的22份数字乡村与乡村振兴政策文本,运用扎根理论探讨数字乡村建设效能的提升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效能从基础设施、数字经济、智慧农业、治理效能、惠农服务...
关键词:数字乡村建设 政策文本 扎根理论 工具治理 系统韧性 TOE框架 治理效能 
数字乡村共同体建设的演化逻辑与运行机制
《学习论坛》2025年第2期100-109,共10页陈桂生 蒋双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共同富裕视阈下数字乡村建设模式及其推进机制研究”(23BZZ051)的阶段性成果。
数字乡村共同体是新发展阶段技术赋能乡村转型的产物,也是推进乡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就其生成而言,数字技术虽然赋能了乡村共同体场景应用的繁荣,但从“第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的数字赋能“失能”梗阻也程度不同地存在。为此,锚...
关键词:赋能 共识 数字乡村 乡村共同体 乡村振兴 数字治理 
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强国建设的逻辑理路及其推进机制被引量:2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46-57,共12页陈桂生 吴合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共同富裕视阈下数字乡村建设模式及其推进机制研究”(23BZZ051);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面向共同富裕的天津数字乡村建设研究”(TJZZ22-004)。
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强国建设已成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命题。数字农业生产的技术嵌入、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动能转换、农业强国建设的目标跃升,是解说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强国建设的新框架。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强国的内在...
关键词:农业新质生产力 赋能 农业强国 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 
“水-能源-粮食”纽带视角下黄河流域数字经济的绿色作用机制研究
《管理学刊》2025年第1期146-158,共13页陈桂生 彭俊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3BZZ051、20CGL033);2020年中原青年拔尖人才项目(ZYYCYU202012193)。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它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黄河流域是“水-能源-粮食”纽带系统矛盾突出且集中的区域。数字经济在推动经济创新发展的同时,是否也能促进黄河流域的绿色发展?利用2000—2020年黄河流域60个地级...
关键词:水-能源-粮食 黄河流域 数字经济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新发展阶段推动农村共同富裕的发展进路、逻辑转换与机制创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47-53,共7页陈桂生 彭俊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3BZZ051);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ZKZX24-08)。
促进农村共同富裕不但是中央顶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中国历史性消除农村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之后,进入新发展阶段,正在朝着共享式方向不断演进,奠定了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关键词:新发展阶段 共同富裕 农村 
结构、功能与涨落:社区治理韧性何以演进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20-130,共11页陈桂生 秦梓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共同富裕视阈下数字乡村建设模式及其推进机制研究”(23BZZ051)阶段成果。
社区作为“中国之治”的基础性治理单元,其韧性治理目标与“韧性城市建设”战略图景一致。按照耗散结构理论,社区韧性治理是一个关乎社区耗散结构何以生成的自适应性循环过程。由此,以结构、功能与涨落三要素为社区韧性系统的主要控制参...
关键词:耗散结构 韧性治理 社区治理 功能 涨落 
数字乡村建设的内在张力何以消解——一个“三农”分析的框架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10-17,共8页陈桂生 王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共同富裕视阈下数字乡村建设模式及其推进机制研究”(23BZZ051);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面向共同富裕的天津数字乡村建设研究”(TJZZ22-004)。
数字乡村建设是推动新时代“三农”工作与乡村现代化转型的战略引擎。在发展逻辑上,数字赋能乡村建设有其理论、历史与现实的必然性。从其要素结构看,农业转型与数字产业场景脱域、农民数字素养与乡村生活适配失灵、农村数字服务与治理...
关键词:数字乡村 数字治理 乡村振兴 “三农” 张力 
数字新质生产力何以推进共同富裕——基于数字赋能与数字平权的解释被引量:13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131-143,共13页陈桂生 吴合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共同富裕视阈下数字乡村建设模式及其推进机制研究”(23BZZ051);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面向共同富裕的天津数字乡村建设研究”(TJZZ22-004)。
新质生产力是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共同富裕发展的新动能。数字生产力创新变革传统生产模式,以技术创新驱动为核心形塑数字新质生产力,成为推进共同富裕的有效抓手。从理论、历史与实践维度剖析数字新质生产力嵌入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数字生产力 数字新质生产力 共同富裕 数字治理 数字赋能 数字平权 
从代际鸿沟到普惠可及:数字乡村公共服务适老化的融合与创新被引量:2
《中州学刊》2024年第6期95-102,共8页陈桂生 杨春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共同富裕视阈下数字乡村建设模式及其推进机制研究”(23BZZ051);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面向共同富裕的天津数字乡村建设研究”(TJZZ22-004)。
推进数字乡村公共服务适老化是数字伦理、数字增效、数字反哺的重要内容,能够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机会公平、弥合代际数字鸿沟,为推进农村共同富裕提供关键支撑。然而,囿于城乡二元结构和农村天然属性,数字乡村...
关键词:数字鸿沟 数字乡村 公共服务适老化 人口老龄化 
基于社会系统论的数字乡村韧性治理被引量:4
《理论探索》2024年第2期64-70,共7页陈桂生 彭俊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共同富裕视阈下数字乡村建设模式及其推进机制研究”(23BZZ051),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面向共同富裕的天津数字乡村建设研究”(TJZZ22-004),主持人陈桂生。
随着数字乡村建设工程的推进,数字化场景深度嵌入“三农”场域。按照社会系统论的解释,数字乡村建设其实是一个耦合乡村治理行动者与乡村环境的韧性治理系统。数字乡村韧性治理是外在环境和行动系统内外双向交互作用的结果,其系统目标...
关键词:社会系统论 数字乡村 韧性治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