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革

作品数:22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佛教晚明中国佛教晚明佛教佛学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西夏研究》《哲学门》《佛教文化》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间“新佛教”——论巨赞法师的理论建构及其影响
《佛学研究》2021年第2期10-23,共14页陈永革 
随着20世纪人间佛教思潮的倡导与持续展开,对于人间佛教思想及其运动的溯源式研究探讨亦必将相应进行。巨赞法师结合自身弘化实践而提出的“新佛教”思想,即可归于人间佛教的历史溯源及其现实改进的一种颇具思考空间的类型。有些学者甚...
关键词:巨赞法师 人间新佛教 改革与改造 佛教时代化 
浙学及其周边:从地域学术到地方文化
《浙江社会科学》2020年第11期103-109,129,158,159,共10页陈永革 
浙学是浙江大地上具有“现象级”意义的地域学术景观。南宋“浙学”之说形成之后,面向浙学的事实描述与价值评估开始出现。从总体史上看,事实描述的浙学,乃是指创发于浙江的思想学术传统,既包括浙江思想文化产生、发展、嬗变的历史传统...
关键词:学术与文化共同体 浙学研究 浙学文化 地域间性 “周边”关系 
从中国佛教的护生传统看贵州梵净山佛教生态文化被引量:2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94-99,共6页陈永革 
在佛教思想中,对生态环境始终持有一种宇宙论取向的关切。在中国佛教思想传统中,佛教伦理首先是一种教化伦理,是源于佛教基本教义的一种信行实践方式,而不是救恩伦理,不是启示伦理。其中,以念佛与放生的信行实践为主导的净慈传统,结合...
关键词:佛教伦理 生态文化 贵州梵净山 
佛教文化与财富观
《佛教文化》2013年第6期9-9,共1页陈永革 
现代人习焉不察的“财富”一词,可说是较为晚起的用语。“财富”究竟是什么?各学科就自身研究角度给出了诸种定义。而综合而论,财富的此世性,是财富的根本特性。依大乘佛法的解释,人生在世的正报是有情身命,既是正当享受生命苦乐...
关键词:财富观 佛教文化 生命尊严 大乘佛法 现代人 人生 价值 享受 
论辽代佛教的华严思想被引量:3
《西夏研究》2013年第3期3-11,共9页陈永革 
鲜演、觉苑、道殿等辽代佛教学僧对华严教典的义理阐释,关注唐代祖师清凉澄观的《华严经》疏、钞之释,从而不同于宋代华严阐释关注贤首法藏华严教典的思想内容。这些佛教学僧或引唯识,或引天台,或引密教,充分彰显华严教理的融通性格,强...
关键词:辽代佛教 华严思想 鲜演 觉苑 道殿 
论药师法门的文化精神及其现实内涵被引量:2
《佛学研究》2012年第1期64-74,共11页陈永革 
本文从中国佛教传统药师法门修行中"现世续命之法"的信仰特质、"药师本愿""由身心而家国"的社会文化内涵及药师净土"横佛出世"的普世取向等三个方面,初步探讨当下中国佛教文化建设中"药师净土"的敬、净、境、静四要义的精神价值及其现...
关键词:药师法门 佛教净土 信仰文化 
分界与合流:论“阳明禅”与晚明的“狂禅”之风
《哲学门》2011年第2期41-69,共29页陈永革 
晚明学界出儒入佛、援佛解儒的学风,加深了阳明后学的思想分化。阳明心学的流变,正是儒佛混滥的思想产物。针对“霸儒”及“狂禅”以悟废修的理论偏向,阳明学者强调顿悟渐修,悟修并举,注重实修效果,并强化其因果信仰下的功德修行。由此...
关键词:阳明禅 “狂禅” 阳明学 晚明禅学 
论蕺山之学的“独体论”建构及其思想特质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4期93-101,共9页陈永革 
晚明浙东大儒刘宗周(1578-1645)提出以慎独之学统贯儒家圣学,以此发明人心本然之善,以益于世道教化。宗周所建构的慎独立极之学,是心性合一之学,是本体工夫统贯之学,是救世证圣之学。宗周对朱子"独知"说,既有审慎的批评,更有重要的推展...
关键词:《中庸》阐释 《大学》阐释 性宗与心体 刘宗周思想 
儒佛孝慈伦理之异同——以戒孝一致论为中心被引量: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198-204,共7页陈永革 
本文以佛教中国化进程中佛教"孝"、"慈"观念的思想变迁为考察对象,辨析中国儒家传统伦理在渗透性地影响中国伦理过程中,同样使佛教中国化地注入更多的人间关怀内容,使之最终归结为"戒孝一致"的伦理思想,进而表明儒家伦理不仅对佛教中国...
关键词:中国佛教 儒佛关系 戒孝一致 社会伦理 
从宋明儒学之论衡看蕺山之学的思想建构
《哲学门》2008年第1期187-230,共44页陈永革 
刘宗周(1578—1645)对宋明儒学理气论、心性论的总结梳理,密切结合其工夫论、修养论的实践,突出了慎独及诚意的地位与作用,并将其完全纳于源于《中庸》的慎独立极之学与源于《大学》的诚意知本之学中,具有鲜明的独创性。在思维方式上,...
关键词:刘宗周 宋明儒学 蕺山学派 理气与心性 慎独与诚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