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

作品数:22被引量:6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虎皮鹦鹉声行为鸣声鸣鸣蝉黑蝉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声学学报》《Current Zoology》《地震学报》《科学通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黑蚱蝉的叫声模式和神经肌肉活动特性
《声学学报》2000年第5期429-434,共6页蒋锦昌 杨新宇 陈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9670120)
黑蚱蝉(C.atrata Fabricius)的复合脉冲型和单脉冲型叫声(CP-和 SP-叫声)分别具有呼叫声和求爱声特性。 CP-叫声的声脉冲由 3个亚脉冲组成,而 SP-叫声为单一脉冲。两者都以约 5000 Hz的主频...
关键词:黑蚱蝉 叫声模式 神经肌肉活动特征 
断鸣管神经支对金翅雀鸣声的影响被引量:11
《中国科学(C辑)》1999年第5期468-474,共7页李东风 蒋锦昌 李杰 杨新宇 汪大伟 陈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 :395 70 195 );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基金资助项目
断左或右侧气管鸣管神经支 (NXIIts)的金翅雀 (Carduelissinica)都可重演常用叫声 ,并且对时域特性无影响 ,表明两侧鸣管可单独发声和NXIIts支配的单侧性 .断左侧NXIIts的个体产生分音增多的发声模式 ,并且对声强度和音节数的影响平均...
关键词:金翅雀 气管鸣管神经支 鸣声 
鸣叫雄蝉的听觉反应及其与发声的内源关系
《中国科学(C辑)》1998年第5期411-416,共6页杨新宇 陈浩 徐慕玲 蒋锦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批准号 :396 70 12 0 )
黑蚱蝉 (C .atrataFabr.)的静息雄蝉对 70dB(SPL)左右的刺激声脉冲反应的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简称“听神经电位”)的潜伏期和幅值分别平均为 ( 3 92±0 2 8)ms和 ( 0 32± 0 2 2 )mV ,鸣叫雄蝉虽对外部刺激声脉冲基本无反应 ,但对...
关键词:雄蝉 发声 听觉反应 鸣叫雄蝉 听神经电位  
零磁空间对虎皮鹦鹉声行为的影响被引量:7
《地震学报》1998年第4期421-426,共6页蒋锦昌 金海强 林云芳 陈浩 杨新宇 曾小萍 周勋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会资助
零磁空间对虎皮鹦鹉(melopsitacusundulafus)声行为活动有明显影响.均匀和不均匀零磁空间中,叫声日频度比地磁场中平均下降44.7±10.0%.不均匀零磁空间中抗议叫声的占有率(Op)比地磁场中平均下...
关键词:零磁空间 虎皮鹦鹉 声行为 地震前兆 动物异常 
虎皮鹦鹉腿部的赫氏小体及切断传入神经前后振动敏感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动物学报》1997年第2期140-145,共6页唐欢 徐慕玲 陈浩 杨新宇 蒋锦昌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虎皮鹦鹉(Melopsitacusundulatus)腿部的赫氏小体(Herbst)的分布长度约65~80mm,平均含125个感受单元。感受单元的宽度较均一,平均为36μm。但感受单元的长度呈不规则分布,前、中和后段...
关键词:虎皮鹦鹉 赫氏小体 传入神经 切断 振动敏感性 
蝉类用于声通讯的鸣声特性及其飞行趋声范围的估计被引量:4
《声学学报》1995年第3期226-231,共6页蒋锦昌 杨新宇 唐欢 徐慕玲 陈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本文比较了不同种类的蝉鸣声和听觉特性。结果表明,蝉类用于飞行趋声的鸣声种特性不仅与鸣声的优势频率有关,而且与鸣声的音调和节奏的变化有关。同时,鸣声的优势频率与相应的生态环境有关,其飞行趋声范围一般不超过200m,主要...
关键词: 声通讯 鸣声特性 飞行趋声范围 估计 
虎皮鹦鹉(Melopsittacus undelafus)的声行为习性及其微机分析被引量:2
《地震研究》1994年第3期254-263,共10页陈浩 徐慕玲 唐欢 蒋锦昌 常志权 朱俊德 张志来 李卓武 蒋秀军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本文对自然条件下虎皮鹦鹉(BG)声行为观测资料,进行了微机分析。所得到的BG声行为特性很好地反映相应的自然习性。这就为地震生物观测站(SBOS)的BG声行为与地震关系观测资料的微机分析提供了基本方法,进而提高了动物习...
关键词:地震预报 虎皮鹦鹉 声行为 微机 
斑蝉(Gaeana maculata Drury)鸣声调幅特性的衰变及其发声机制的分析被引量:4
《声学学报》1994年第4期290-299,共10页蒋锦昌 刘向群 杨新宇 陈浩 徐慕玲 唐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斑蝉自然鸣声起鸣声和重复声的前奏及高潮声,分别由若干个分别含3个亚脉冲(SP1-3)的脉冲组成。基本音和载频带的主频率(PFb和PFc)份别为338±20Hz和3617±87Hz。起鸣声的前奏合22个脉冲(P1-22...
关键词:斑蝉 鸣声 调幅 发声机制  
鸣鸣蝉发声肌对神经支配的频率响应特性
《科学通报》1994年第19期1809-1811,共3页蒋锦昌 杨新宇 唐欢 徐慕玲 陈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蝉由发声肌收缩运动驱动发声膜振动发声.发声运动的神经支配有同步和异步类型,有些种两侧发声肌同步收缩,有些种为交替收缩,收缩速率由数十到数百,一般低于500 pps.本文在鸣鸣蝉(Oncotym Pana maculaticollis Motsch)鸣声特性和有关机...
关键词:发声肌 神经支配  频率响应 
虎皮鹦鹉(Melopsittacus undulatfus)的振动敏感性研究被引量:2
《动物学报》1994年第3期274-280,共7页徐慕玲 陈浩 唐欢 蒋锦昌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资助项目;批准编号88-103.
本文研究了虎皮鹦鹉对正弦振动的敏感性,旨在探索其腿部存在赫氏小体,和阐明其震前声行为反应与地面振动的关系提供依据。虎皮鹦鹉对50-80Hz的正弦振动不敏感,振动位移约200-50μm才可能激起声行为反应.但对100-...
关键词:虎皮鹦鹉 声行为 振动 敏感性 地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