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锋

作品数:7被引量:3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多>>
发文主题: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森林生态系统草丛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江西农业学报》《河南农业大学学报》《中兽医学杂志》《青海农林科技》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白枕鹤雏鹤腿病防治技术探讨
《中兽医学杂志》2020年第5期103-104,共2页黄欣卫 陈锋 陈宏义 刘冰许 许春玲 王宁 夏青波 裴晓平 
白枕鹤人工育雏常发生腿病,导致幼雏死亡,多由遗传、孵化条件、垫料和营养配比等引起,可通过科学配对、优化孵化条件、控制发育速度、改良环境等手段进行人工干预,减少腿病发生,从而提高白枕鹤幼雏成活率.
关键词:白枕鹤 人工育雏 腿病 
福鼎大白茶在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引种驯化研究被引量:1
《江西农业学报》2010年第10期60-61,69,共3页彭银中 陈锋 张蔚 刘伯选 
结合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条件,介绍了福鼎大白茶在该区的引种驯化情况,并以当地的信阳种作为对照,从外部形态、生物学特性、制茶品质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对比,为福鼎大白茶在河南省茶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关键词:白茶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 引种驯化 驯化研究 生物学特性 制茶品质 外部形态 推广应用 实践依据 生态条件 经济效益 河南省 信阳 面积 理论 茶区 
觅食时间和食物可利用性对波尔山羊觅食行为的作用格局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1期78-83,共6页郭光占 曹廷文 陈锋 陶双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870345;30570285);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开放站基金项目(20704);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120106)
在人工种植的多年生黑麦草草地条件下,采用重复的2×2析因实验设计,以植被高度3.0 cm(-H)和6.0 cm(+H)为食物可利用性因子,以觅食时间限制(夜间禁牧,-T)和无觅食时间限制(昼夜放牧,+T)为觅食时间因子,测定觅食时间和食物可利用性对波尔...
关键词:觅食时间 波尔山羊 摄入率 黑麦草 植被高度 
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调查研究被引量:8
《青海农林科技》2005年第1期12-15,共4页哈登龙 陈锋 
河南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横向合作项目资助(ALM803)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由于地形复杂,水热条件充足,区内具有丰富的植被类型。据调查,植被类型有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落叶灌丛和草丛。
关键词:植被类型 针阔混交林 落叶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阔叶林 灌丛 竹林 草丛 暖温带 亚热带 
河南鸡公山自然保护区蛇类资源调查被引量:4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3期300-301,307,共3页哈登龙 陈锋 茹永强 
河南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横向合作项目(ALM803)
从2000年至2003年对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的蛇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发现蛇类25种,其中有毒蛇5种,无毒蛇20种.调查结果表明,鸡公山境内的蛇类种类和种群数量有增加的趋势.
关键词:河南鸡公山自然保护区 蛇类资源 调查 地理位置 
杉科植物栽培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可持续发展初探
《青海农林科技》2004年第2期27-29,共3页哈登龙 陈锋 
阐述了杉科植物栽培制度的基本特征,即整体性与层次性、目的性与相关性、适应性与动态性,论述了可持续发展中应妥善解决的三个关系问题,即人、地、树的辩证关系,杉科植物栽培制度继承和改革的关系,经济效益与生态、社会效益的关系。
关键词:杉科植物 栽培制度 可持续发展 整体性 层次性 目的性 相关性 适应性 动态性 综合效益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初步研究被引量:18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199-202,共4页茹永强 哈登龙 熊林春 戴慧堂 乔国壮 陈锋 
河南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横向合作项目资助(ALM803)
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入手,根据调查和研究,采用替代工程、市场价值等方法,从2个方面评价了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结果表明,面积3000hm2的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70548.6万元·a-1,...
关键词:鸡公山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