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强

作品数:14被引量:8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下地壳麻粒岩华北陆块华北北缘捕虏体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科学通报》《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地球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东天山白鑫滩铜镍硫化物矿床矿石铂族元素特征及其矿床成因
《地质论评》2024年第2期654-668,共15页李鑫 姜岩 薛炯 胡可美 卞霄 郑涛 苏玉平 马强 骆毕继 
新疆哈密市白鑫滩铜镍矿床详查、新疆哈密市白鑫滩一带铜多金属矿普查项目(编号:T17-3-XJ014)的成果。
笔者等针对矿床不同的矿石类型中PGE的含量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理论计算和研究。该理论对于通过铂族元素可以精细刻画出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元素的迁移、富集规律,示踪成矿母岩浆的物质来源。通过本次研究对于寻找与镁铁—超镁铁岩有关的铜...
关键词:白鑫滩矿床 东天山 铜镍矿 铂族元素 定量模型 
地幔不均一性与地幔循环的多维表征和原因思考被引量:2
《地质学报》2024年第3期662-679,共18页郑建平 刘为先 王伟 马强 吴树成 戴宏坤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3YFF08044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编号42320104001)资助的成果。
地幔早先经核-幔-壳分异形成,后受不同尺度对流和循环的影响,因而具有不均一性特征。近三十年来,地幔化学通过研究大洋玄武岩发现了多样地幔端元和非放射性同位素证据并证明了地幔不均一性,逐渐建全了地幔地球化学体系。然而,地幔不均...
关键词:地幔循环 地幔不均一性 地球化学场 地球物理场 超大陆旋回 
克拉通岩石圈三维物质架构示踪方法被引量:1
《地学前缘》2023年第6期391-405,共15页杨立强 和文言 高雪 王偲瑞 李楠 邱昆峰 张良 马强 苏玉平 李大鹏 张智宇 于红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A07086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30801,41572069);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BP0719021);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项目(MSFGPMR201804)。
克拉通岩石圈三维物质组成架构示踪是当今地球科学研究前沿,面临系列挑战。在对已有相关成果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实现由点到面、由局部到全时空、由单一方法到多学科综合约束3个战略思路转变的基本要点;并以华北克拉通为例,提...
关键词:岩石圈物质组成架构 岩石探针 同位素填图 地球物理反演 多学科融合 华北克拉通 
酸性喷出岩球状组构的成因及研究意义被引量:1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23年第5期988-997,I0003,共11页马强 郭建芳 郑建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973050,42288201)。
球状组构(包括球粒和石泡)是流纹岩和流纹质熔结凝灰岩的特殊原生构造。基于中国东部的有关研究报道,本文综述了这种高温结晶球状组构的基本特征、成因和研究意义。球状组构内部常呈同心圈层放射状排列的长英质矿物聚集体,由内到外长石...
关键词:石泡构造 球粒结构 流纹岩和熔结凝灰岩 结晶 挥发分 
辽东中—新生代玄武岩的橄榄石斑晶和捕虏晶氧同位素组成及其岩石圈地幔演化启示
《地质学报》2022年第12期4211-4223,共13页张超 马强 郑建平 洪路兵 庞崇进 王翠翠 毋雅京 朱律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973050,42288201)资助的成果。
华北克拉通东部岩石圈地幔性质在中—新生代时期发生了重大转变,但细节还不清楚。本文对辽东半岛早白垩世(克拉通破坏峰期)小岭组玄武岩和第四纪(克拉通破坏后)宽甸玄武岩中橄榄石斑晶/捕虏晶进行了主量元素和氧同位素组成研究。早白垩...
关键词:岩石圈地幔 橄榄石 氧同位素 早白垩世—新生代 再循环蚀变洋壳 华北克拉通破坏 
岩浆如何链接地球深部过程与浅部系统?被引量:3
《地球科学》2022年第10期3779-3780,共2页郑建平 马强 苏玉平 陈明 平先权 戴宏坤 
地球内部运行机制和物质循环过程,不仅控制着地球的圈层分异和相互作用,而且制约着板块运动、地震活动、火山爆发、造山作用、成矿成藏以及环境气候生命系统的协同演变.深入理解不同时期地球的深部物质过程,对揭示其内部运行规律及地球...
关键词:内部运行机制 火山爆发 地球科学 地球深部 物质循环过程 生命演化 能量传输 板块运动 
天然火山作用探测华北下地壳组成、结构及其形成过程被引量:1
《地质学报》2022年第9期2998-3011,共14页郑建平 平先权 苏玉平 汤华云 马强 魏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930215和41873038)资助的成果。
与中上地壳相比,对下地壳组成、结构的认识受限于样品的获取,然而天然火山作用携带的下地壳捕虏体可以为了解下地壳提供关键样品。华北克拉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克拉通之一,显生宙以来的火山作用携带有丰富的下地壳捕虏体,为探测华北下地...
关键词:捕虏体 火山作用 下地壳 结构与组成 华北克拉通 
华北中生代火山作用:对克拉通破坏深部过程和浅部响应的制约被引量:4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22年第4期776-787,I0003,共13页马强 郭建芳 徐义刚 郑建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973050,42288201);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项目(GML2019ZD0202)。
强烈的晚中生代火山活动是华北克拉通破坏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本文对华北中生代火山作用的时空分布、不同时空背景下火山岩的性质与岩浆起源进行了综述,讨论了火山作用与克拉通破坏深部动力学过程和浅表系统之间的联系,主要认识包括:(1...
关键词:火山作用 华北克拉通破坏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 陆地生物群 
岩石探针和地震探测手段约束华北深部地壳结构组成及演化被引量:4
《科学通报》2021年第23期3018-3031,共14页郑建平 夏冰 平先权 魏颖 汤华云 苏玉平 马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3021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403503)资助。
厘清大陆深部地壳形成、演化及其动力学过程,对于了解板块构造、揭示壳幔相互作用至关重要.针对华北深部地壳物质组成、结构及演化等问题,本研究在限定其地震学结构特征基础上,结合深部地壳岩石捕虏体的来源深度(定深)、化学和物理性质...
关键词:地壳结构 地震学 深部地壳 捕虏体 岩石探针 华北陆块 
地球物理观察和岩石包体约束华北岩石圈地幔结构、性质及过程被引量:12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1年第2期201-217,共17页郑建平 夏冰 戴宏坤 马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4193021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06CB403503)资助。
对岩石圈物理、化学结构进行多维度的高精度限定,可为其形成演化等重要基础科学问题提供可靠依据.华北深部岩石圈经历多期次复杂改造过程,导致物理、化学结构参数的改变.厘清岩石圈精细结构中各参数空间分布特征,有助于对改造范围、程...
关键词:岩石圈热结构 岩石圈密度结构 包体橄榄岩 不均一地幔置换 华北陆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