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跃文

作品数:11被引量:2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东省黄村体育训练基地更多>>
发文主题:曲棍球短角球女子垒球进攻投手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当代体育科技》《体育科研》《幸福家庭》《辽宁体育科技》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曲棍球短角球进攻时3种拉射姿势的运动学研究被引量:1
《体育科研》2012年第4期77-79,共3页高跃文 
广东省体育局2012-2013年奥运全运专项科研项目(2012ONS011)
成功实施短角球进攻包含很多方面的因素,生物力学是其中最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根据6名曲棍球运动员以3种拉射姿势分别向球门4个边角进攻的运动学参数,归纳总结出不同边角的最佳拉射角,为运动队短角球训练提供一定的运动生物力学实验依据。
关键词:曲棍球 短角球 拉射 运动学 
曲棍球短角球进攻时三种拉射姿势的运动学研究
《贵州体育科技》2012年第2期33-35,共3页高跃文 
成功实施短角球进攻包含很多方面的因素,生物力学是其中最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根据6名曲棍球运动员以3种拉射角分别向球门四个边角拉射的运动学参数,归纳总结出不同边角的最佳拉射角,为各省市运动队短角球训练提供一定的生物力学实验依据。
关键词:曲棍球 短角球 拉射 运动学 
广东男子曲棍球队运动损伤特点及原因研究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89-90,共2页高跃文 
调查广东男子曲棍球队备战九运会、十运会、十一运会的运动员损伤发生原因、机制和部位,整理、归纳、分析损伤产生的特点,就损伤可能性原因进行深度探讨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曲棍球 损伤特点 机制 
2010年全国男子曲棍球锦标赛决赛进攻技战术分析被引量:2
《中国体育教练员》2011年第4期62-63,共2页韩继忠 高跃文 
2010年全国男子曲棍球锦标赛是第11届全运会后我国最高级别的比赛,也是亚运会后国家队成员回归省、市队后的第1次全国重要比赛。本文通过对2010年全国男子曲棍球锦标赛冠军辽宁队和亚军广东队进攻技战术的统计分析,探讨我国曲棍球的...
关键词:2010年 进攻技战术 曲棍球 锦标赛 技战术分析 男子 决赛 统计分析 
2011年全国女子垒球锦标赛技术统计与分析被引量:2
《当代体育科技》2011年第3期25-,27,共2页鲁毅 高跃文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获得2011年全国女子垒球锦标赛的前六名队伍的投手、防守和击球技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市女子垒球投球、防守击球技术水平出现下滑,有特点的尖子垒球运动员不多。
关键词:女子垒球 投手 防守 进攻 技术统计 
第11届全运会女子垒球前6名队投手技战术特征分析被引量:2
《中国体育教练员》2010年第3期57-58,共2页高跃文 
第11届全运会决赛前,国际奥委会决定伦敦奥运会将取消垒球项目。这给按照奥运模式、向奥运看齐的全运会发出~种信号,各省、市都希望拿下这块极有可能是全运会历史上垒球项目的“末代金牌”。本文通过对2009年全运会垒球前6名队伍投...
关键词:全运会 技战术特征 垒球 投手 女子 国际奥委会 2009年 奥运模式 
广东女子垒球投手腕、肩、膝关节肌力特征分析
《幸福家庭》2010年第12期16-18,共3页高跃文 
运用Cybex-Norm等速测试系统对广东省女子垒球运动员腕、肩和双侧膝关节进行等速向心测试。得出结论:(1)三名投手腕关节伸肌肌力均大于屈肌肌力;(2)三名投手肩关节肌力薄弱,应该找到更有针对性的力量训练方法;(3)陈滢伊和林月娥双侧膝...
关键词:垒球投手 峰值力矩 平均功率 屈伸肌比 
2008年全国女子垒球锦标赛技术统计与分析被引量:5
《辽宁体育科技》2009年第6期82-83,共2页高跃文 梁平安 
运用统计法对获得2008年全国女子垒球锦标赛前8名队伍的投手、防守和击球技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近几年我国女子垒球击球技术水平及防守能力逐步提高,各省市队伍水平差距明显缩小;投手投球能力虽有较大提高,但有特点的尖子投手不多。
关键词:2008年垒球锦标赛 女子 技术 
振动训练对大鼠力竭运动时间、最大乳酸值和最大抓力的影响被引量:7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8年第3期368-370,共3页史仍飞 卞玉华 高跃文 魏安奎 危小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572097);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05ZR14111);上海市第二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T0901)共同资助
目的:探讨不同振动训练模式对大鼠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42只雄性SD大鼠根据不同的振动频率(35Hz、25Hz和15Hz)和持续时间(15min和5min)分为安静对照组(CC),低频率短时间振动组(LS),低频率长时间振动组(LL),中频率短时间振动组(MS),中...
关键词:振动训练 运动能力 乳酸 大鼠 
振动肌肉力量训练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107-109,共3页高跃文 危小焰 周苏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572097)
振动力量训练是一种新兴的力量训练方法,可根据专项动作的要求有效地增加目标肌肉力量、改善屈伸肌特性、提高平衡能力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专家关注。总结了振动训练中三种显著性的效果并分析产生的原因,并对振动力量训练发展趋势进...
关键词:振动训练 爆发力 平衡控制 神经肌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