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方洁

作品数:19被引量:3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新石器时代滇文化岷江上游石棺葬里耶秦简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大众考古》《神州》《文教资料》更多>>
所获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方来源与本土化创造:中国翼兽飞翼源流考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146-156,160,共12页俞方洁 
商周时期中国就出现了疑似翼兽的造型,但它们并非春秋之后中国翼兽的直接源头。翼兽起源于两河流域,两河流域的翼兽具有明确的内涵,是美索不达米亚先民崇拜的具体神明。探索中国翼兽源流的关键是飞翼。翼兽的飞翼具有实际的功用,神兽飞...
关键词:造型艺术传播 翼兽 飞翼 格里芬 
圣树崇拜在世界范围内的显现及意义
《世界林业研究》2022年第4期59-63,共5页俞方洁 李勉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先秦汉晋时期中国与南亚、中亚文化交流研究”(20SKGH14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秦汉三国简牍经济史料汇编与研究”(19ZDA196)。
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圣树崇拜是极为普遍的文化现象。树木象征着世界之树(生命之树),成为了某种超越性的存在。圣树之所以成为神圣的显现,是因为它不仅再现了宇宙,而且展现了宇宙永不枯竭、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以及重生的过程。人们通过攀爬...
关键词:世界树 生命树 树崇拜 树木保护 
西藏新石器文化互动圈与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87-94,共8页俞方洁 李金凤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先秦汉晋时期中国与南亚、中亚文化交流研究”(项目号:2020SKGH140)的阶段性成果
新石器时代西藏高原内部形成以卡若、曲贡文化为代表的文化互动圈,外部与青藏高原东北部河湟地区、东南部横断山区以及南亚北部高原的新石器文化形成一个大的高原互动圈。通过对梳形器、骨牌饰、海贝、玉锛、项珠等物品的考察发现,高原...
关键词:西藏 文化互动圈 精英 贵族物品 
从图像看滇文化中的古印度文明因素
《形象史学》2019年第2期142-155,共14页俞方洁 李勉 
2016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我国西南地区与南亚古代艺术文化交流研究”(项目批准号:2016QNYS42)阶段性成果;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战国秦汉时期中国与东南亚交流研究”(项目批准号:19XJC770003)阶段性成果.
云南位于中国西南边陲,西部与缅甸接壤,与印度东北部相隔不远,南部和老挝、越南为邻,西北紧依西藏,是南下东南亚和西去南亚的陆上大门。云南北部高山、大河自北向南相间排列,地势险峻;西部为横断山脉,地势缓降,河谷宽广,尤其是在南部和...
关键词:滇文化 石寨山 阿萨姆 古印度文明 
考古学在艺术史教学中的运用和价值
《文教资料》2019年第13期106-107,共2页俞方洁 李勉 
考古学是艺术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考古学弥补了传世文献阙如的不足,以出土文物为特征的考古学具有传统画论不具备的诸多特点。在世界艺术史中,离开了考古学,艺术史是不完整的也是可信度不高的。因此,我们要合理地利用考古学的...
关键词:考古学 艺术史 传世文献 
史学对艺术史教学的功用被引量:1
《文教资料》2019年第14期169-170,共2页俞方洁 李勉 
艺术史既体现着时代的特征,又有着艺术的判断。艺术史离不开历史观的指导,艺术史教学是透过史学进入艺术的内核,呈现艺术发展脉络和规律,解答艺术本身不能回应的问题,阐释艺术现象或艺术活动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评判艺术作品的形式、...
关键词:艺术史 史学 艺术价值 
我国西南地区与南亚新石器时代的文化联系——以卡若文化与梅尔伽赫文化为例被引量:1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33-40,共8页俞方洁 李勉 
2016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我国西南地区与南亚古代艺术文化交流研究"(2016QNYS42)
新石器时代我国西南地区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地区已有了文化交流。通过对西藏卡若文化与南亚俾路支斯坦地区梅尔伽赫文化、克什米尔地区布鲁扎霍姆文化、古夫克拉文化的文化互动考察,发现卡若文化的陶器刻纹、衬花工艺、海贝加工技术与...
关键词:卡若文化 梅尔伽赫文化 布鲁扎霍姆文化 衬花陶 海贝 
新石器时代甘青地区中外文化交流研究——以马家窑与梅尔伽赫文化关系为例被引量:7
《中华文化论坛》2018年第4期4-11,共8页俞方洁 李勉 
2016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我国西南地区与南亚古代艺术文化交流研究”(项目编号:2016QNYS42)成果
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揭示,新石器时代中国与南亚次大陆早已存在文化交流。早至距今四、五千年,甘青地区居民已经和喜马拉雅山周边地带、俾路支斯坦等地有着间接或直接的文化交流。麦作物、羊、彩陶的东渐,穿孔石刀的西传都见证了早期中...
关键词:马家窑 梅尔加赫 南亚 文化交流 
论新史料在高校古代史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被引量:1
《科教导刊》2018年第15期44-45,共2页李勉 俞方洁 
2017年度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长江流域出土简牍所见秦代县级行政研究"(17SKJ028)
史料教学是古代史教学的重点,传世文献等传统史料存在诸多不足,无法完全满足新时代古代史教学的需要,而以出土文献为代表的新史料具有传世文献不具备的诸多特点。因此,利用出土文献等新史料对高校古代史教学具有促进作用,我们要合理地...
关键词:出土文献 传世文献 中国古代史 高校教学 
秦至汉初户赋的性质、征收与管理被引量:4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21-28,共8页李勉 俞方洁 
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秦汉时期的国家构建;民族认同与社会整合研究"(17ZDA180);2017年度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长江流域出土简牍所见秦代县级行政研究"(17SKJ028)
秦至汉初的户刍确为户赋的一种形式。户赋起源于军赋,其征收形式多样反映了秦代较为灵活的财政管理制度,具备较强的操作性。随着战争结束,汉代户赋改征钱币。卿爵以下(包括卿爵)都要缴纳户赋。户赋征收中严格使用校券,并由乡部根据本乡...
关键词:户赋 少内 校券 迁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