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建容

作品数:17被引量:3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清远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脑脊液脑出血白细胞介素6脑脊髓液蛛网膜下腔出血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中国误诊学杂志》《新医学》《实用医学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脑卒中后抑郁临床分析被引量:2
《中国卫生产业》2013年第15期117-117,119,共2页胡杨真 余炳坚 冯建容 
目的分析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病情况,探索年龄、性别、脑部病变部位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因素对PSD的影响,以便临床研究。方法依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修订本(CCMD-3)中抑郁症的诊断标准诊断以及汉密顿抑郁量表测评,选择...
关键词:卒中后抑郁(PSD)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病变部位 康复治疗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58例分析被引量:4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年第10期2408-2409,共2页余炳坚 黄伟雄 冯建容 
目的:探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采用细胞玻片离心仪自动涂片,瑞-姬氏染色,光学显微镜分类计。结果:化脓性脑膜炎(化脑)21例,急性期均以嗜中性粒细胞为主。结核性脑膜炎(结脑)32...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 脑脊髓液 细胞诊断学 人类 
大剂量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26例临床分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年第14期28-29,共2页余炳坚 冯建容 李玉权 
目的了解脑囊虫病的临床特点及大剂量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的转归。方法对近5年来诊断为脑囊虫病的临床资料及大剂量吡喹酮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脑囊虫病的临床表现极为复杂多样分别为:抽搐50%、头痛46.2%、癫痫大发作30.8%、精...
关键词:脑囊虫病 临床表现 治疗 吡喹酮 
急性脑血管病病人一氧化氮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年第10期866-867,共2页徐辉 徐国祥 李介华 潘桂常 陶熙民 冯建容 余炳坚 
目的了解急性脑血管病病人血液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情况,探讨NO在急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硝酸酶还原法分别测定25例脑梗死、31例脑出血和2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入院3d内的NO含量。结果脑出血、蛛网膜下...
关键词: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梗死 一氧化氮 
脑血管疾病病人脑脊液中NO和GSH-Px及锌离子的水平研究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年第5期390-392,共3页徐辉 徐国祥 李介华 余炳坚 潘桂常 冯建容 林学壬 陶熙民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锌离子在不同脑血管疾病病人脑脊液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分别检测不同程度及不同渗透压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脑脊液(CSF)中NO、GSH-Px和锌离子的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关键词: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一氧化氮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脑脊液 
终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被引量:1
《实用医学杂志》2005年第22期2556-2557,共2页余炳坚 李玉权 冯建容 李介华 杨小明 李二娟 
目的:探讨终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方法:将65例SAH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8例应用终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对照组27例应用腰穿脑脊液置换术。结果:蛛网膜下腔积血清除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短(P<0...
关键词:导管 留置 脑脊髓液分流术 危重病 引流术 
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及其受体变化在细菌性与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1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年第11期1750-1751,1754,共3页李小利 李介华 林冬云 冯建容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在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患者脑脊液(CSF)中表达及其在细菌性与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1例化脓性脑膜炎(化脑)、12例结核性脑膜炎(结...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白细胞介素6 脑脊髓液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脑脊液sICAM-1与sIL-6R的对比观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年第3期212-214,共3页李介华 徐国祥 冯建容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 (No .A2 0 0 0 80 8) ;清远市医学科研计划资助项目 (No.2 0 0 0 1 3) 获 2 0 0 4年科技进步二等奖
目的对比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不同时间脑脊液 (CS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sICAM -1)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6受体(sIL -6R)及白细胞介素 6(IL -6)的变化与继发性脑损伤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 2 0例 (对照组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脑脊液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可溶性白 细胞介素6受体 
脑出血后不同时间脑脊液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的变化(英文)被引量:4
《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第34期7850-7852,共3页李介华 李伟明 徐国祥 冯建容 徐辉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A2000808);和清远市医学科研计划项目(200013)~~
背景:在脑血管病脑损伤中有许多细胞因子的参与,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被认为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神经保护和神经营养作用,而脑出血急性期脑脊液可溶性IL-6受体(solubleinterleukin-6re-ceptor,sIL-6R)的研究国内外报道较...
关键词:脑出血 脑脊液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 急性期 神经保护 
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脑脊液中sICAM-1含量分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年第2期81-82,共2页李介华 徐国祥 冯建容 徐辉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 (No .A2 0 0 0 80 8);清远市医学科研计划资助项目 (No.2 0 0 0 1 3)
目的 观察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脊液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 (sICAM -1 )的变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脊液中sICAM -1的含量。结果 正常人脑脊液中sICAM -1含量低微 ,而脑出血、蛛网...
关键词: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 脑脊液 SICAM-1 含量检测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