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锋

作品数:8被引量:1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方言苏州话元音发音部位元音系统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常熟理工学院学报》《语言研究集刊》《东方语言学》《民族语文》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发声态研究的相关问题与VoiceSauce的使用被引量:8
《方言》2019年第4期385-397,共13页凌锋 史濛辉 袁丹 沈瑞清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方言介音类型实验研究(16BYY150)”的资助
本文对发声态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梳理,澄清了现存研究中的一些概念上的误解,并对发声态产生的空气动力条件进行了解释。此外,还介绍了与发声态相关的主要声学参数和一些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推荐使用目前国际上比较常用的发声态...
关键词:发声态 声学参数 VoiceSauce 
当涂湖阳乡大邢村方言定母字的语音变体被引量:1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33-40,共8页袁丹 凌锋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九批特别资助"基于实验分析的苏皖交界地带吴语语音演变研究"(2016T90345);第57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一等资助"基于实验分析的苏皖边界吴语特殊声母研究"(2015M57034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费项目;华东师范大学海外发文项目"语音类型学视野下苏皖交界地带吴语的音变研究"
本文根据声学数据,从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两个角度考察了湖阳大邢村方言定母字的语音变体。从发音方法来看,定母单字逢低调读为"浊"塞音[d]和清送气塞音[t^h],逢高调读为清塞音[t];定母后字有浊塞音[d]、拍闪音[?]/[?]、颤音[r]以及近音...
关键词:定母 单字 后字 r-音 拍闪音 颤音 
基于标准分的跨方言元音系统比较数据规整法被引量:3
《方言》2017年第3期290-301,共12页凌锋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方言介音类型实验研究(16BYY150)"的资助
元音数据规整是跨方言元音系统比较的基础。由于前人提出的元音数据规整方案都没有考虑跨系统比较问题,所以无法直接在这一研究领域中使用。我们的研究在学界公认比较理想的Lobanov规整法基础上结合了均值比较法的长处,把标准分值重新...
关键词:元音系统 数据规整 方言比较 
汉语单元音和复元音变化度计算研究被引量:3
《方言》2015年第1期44-54,共11页凌锋 
教育部哲社青年项目"吴语元音动态特征研究(14YJC740048)"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研究提出了一个计算可以用来研究复元音音质变化的DQC公式。并以苏州话的元音作为实例验证这个公式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这个公式确实能够解决苏州话单双元音的判定和双元音的时间结构划分问题。研究结果主要有两个:1、苏州话中有...
关键词:元音 变化度 单元音 双元音 
共时系统语音实验中的历时音变——以苏州话元音系统为例
《东方语言学》2014年第1期136-141,192,共7页凌锋 
任何共时系统都是历时音变在某个特定时期横断面,通过对共时系统中的结构空缺或者不平衡,可以反过来推测出这个系统曾经的格局。语音实验分析能在音位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更细微语音细节,也就能补充单纯音位系统比较无法体现的语音...
关键词:苏州话 元音系统 声学元音图 元音演变 
语流中苏州话连调的声学模式
《语言研究集刊》2014年第1期179-188,318,共12页凌锋 
文章研究利用声学实验的方法,调查了苏州话连调在语流中的声学模式。结果显示,在语流中苏州话连调随着音节数的增加并没有如前人描写的那样汇聚到一个低调的位置,而是在一个音高偏中间的位置。我们认为这个位置其实是苏州话连调中弱化...
关键词:连调 苏州方言 音高目标 弱化音节 
跨方言元音系统比较的数据规整方法选择被引量:3
《语言研究集刊》2013年第1期123-132,328,共12页凌锋 
本研究通过比较几类元音归一化方法在跨方言元音系统比较中出现的问题,发现整体空间类型的归一法基本不适用与跨方言元音比较,声道数据归一法和基频归一法则在实际操作中面临无法解决的困难。因此建议暂时可以把共振峰频率值转化成Bark...
关键词:元音系统比较 归一化 共振峰 
舌冠擦音的发音部位被引量:3
《民族语文》2012年第5期44-48,共5页凌锋 
本文主要讨论舌冠擦音[s]、[s]、[∫]的发音部位问题。考察舌面位置和腭位表明,不同语言中使用相同国际音标的擦音,其主动发音部位和被动发音部位并不完全相同。在描写中需要同时兼顾主被动发音部位,而不能只侧重主动发音部位。
关键词:发音部位 擦音 语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