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严付

作品数:7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省档案局更多>>
发文主题:藏区清末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川边藏区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历史档案》《四川档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寂寞坚守 我心依旧
《四川档案》2013年第6期56-56,共1页刘严付 
想当初,刚迈入档案行业时,我也青春年少,意气风发。但是随着岁月的磨蚀,渐渐地,我被称着老某或老师的时候多了,偶尔还能充当一回专家。面对镜子里锃光瓦亮的前额,苍桑的面容,不免惆然,喟叹光阴迅速。掰指一算,我入行已然16年整。扪心而...
关键词:寂寞 档案行业 档案事业 
清祭天祈雨祝文(稿)赏析
《四川档案》2013年第2期33-33,共1页李泽民 刘严付 
清同治八年至十三年(1869—1874),川东各地连遭大旱。据史料记载:同治八年(1869),秀山奋夏旱,夏大饥;黔江自去年十一月不雨,至是春三月乃雨。同治九年(1870),连旱三百余日,至次年三月。同治十年(1871),大足、荣昌、江...
关键词:祈雨 祭天 史料记载 同治 
成都郊县养猪轶事
《四川档案》2013年第1期45-46,共2页李泽民 刘严付 
养猪的川西农户成都平原自古以来就有“天府之㈦”的美誉,生活在成都郊县的村民靠天吃天,靠水吃水。在稻田麦地劳作之余,部喜爱在房前牧牛,溪中养鸭,圈中喂猪。川西平原生长的谷子、玉米、麦子、胡豆、红苕、菜籽等农作物,很适合...
关键词:成都平原 养猪 郊县 轶事 川西平原 村民 农作物 保育所 
清末川滇边藏区的教育被引量:1
《四川档案》2009年第1期24-25,共2页刘严付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四川总督锡良的努力下,四川藏文学堂在华阳县(今成都市区)开办,培养“铸造边徽办事译员与各种实业教习”。为了让学员适应今后将要面临的偏远山区及高原生活,该校在招收新学员时要求极为严格。
关键词:清末 川滇边藏区 教育 四川藏文学堂 华阳县 
清末川滇边藏区的地方教育
《历史档案》2007年第1期121-123,共3页刘严付 李泽民 
关键词:地方教育 藏区 清末 京师大学堂 新式学堂 少数民族 清朝政府 教育发展 
清末川滇边藏区的教育
《四川档案》2006年第4期28-30,共3页刘严付 向晓东 
关键词:地区教育 藏区 清末 政策倾向 京师大学堂 清政府 新式学堂 教育发展 
赵尔丰对川边藏区风俗的改革被引量:4
《四川档案》2001年第5期38-39,共2页刘严付 向晓东 
关键词:赵尔丰 川边藏区 风俗 改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