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长青

作品数:17被引量:11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烟台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调解处分权公益诉讼诉讼结构诉权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行政与法》《台湾研究集刊》《金陵法律评论》更多>>
所获基金: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台湾地区乡镇市调解制度之考察
《东南司法评论》2012年第1期406-418,共13页史长青 
齐树洁教授主持的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台港澳民事诉讼制度改革研究”(批准号:11BFX133)的阶段性成果
乡镇市调解制度是我国台湾地区现存的一项具有地方特色的纠纷解决制度。它是指由设在乡、镇、市、区公所内的调解委员会,对一定范围内的民事和刑事纠纷予以调解,在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后制作调解书,送请法院审核后赋予一定的法律效力。...
关键词:法院 地疏 台湾地区 制度 案源 纠纷 乡镇 
通过当事人自治发展调解优势被引量:2
《法学论坛》2011年第2期147-153,共7页史长青 
作者主持的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调解人行为规范研究>(J08WD06)的部分成果
当事人自治作为现代调解的核心原则,具有相对与绝对同在、优势与风险并存的特征。调解中无处不在的规范性、决定性和强制性契机使当事人自治具有了宏观上的相对性,但具体到调解结果上,当事人自治又具有无可置疑的绝对性。当事人自治衍...
关键词:现代调解 核心原则 当事人自治 
调解人行为模式:在消极中立与积极干预之间被引量:5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21-26,共6页史长青 
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调解人行为规范研究"(编号:J08WD06)的阶段性成果
调解人中立不是任由当事人自由角力的消极中立,调解人干预也不是剥夺当事人自治的积极干预。调解人恰切的行为模式应当处于消极中立与积极干预之间。一方面,调解人的价值观可以适当渗透于调解过程,帮助当事人达成互利共赢的和解方案;另...
关键词:调解人行为模式 消极中立 积极干预 
调解人行为规范的国际视野与国内现象解读被引量:2
《民事程序法研究》2010年第1期179-216,共38页史长青 
2008年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调解人行为规范研究”(J08WD06)的阶段性成果
调解人行为规范的研究和立法在许多国家已经蔚然成风,但在我国尚是一片亟待开垦的处女地。我国作为调解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对于调解的重视程度和依赖程度远远胜于西方国家。但是因为没有制度化的传统,尤其在调解领域缺乏制度化的意识,因...
关键词:人民调解 调解过程 调解程序 行为规范 程序公正 大陆法国家 民事程序 审判程序 仲裁员 现象解读 
我国台湾地区乡镇市调解走势之研究——以民案调解为中心被引量:6
《法学评论》2010年第1期58-65,共8页史长青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台湾乡镇市调解制度研究"(08JC820039)
台湾地区乡镇市之民案调解近年来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调解成功率上看,与刑案调解相比,都呈显萎缩迹象。实证研究表明,影响民案调解成功率的因素包括:当事人的情绪;当事人的权利意识;当事人的证据意识;当事人对主要事实的认识;当事人参与调...
关键词:台湾地区 乡镇市调解 民案调解 调解规制 
调解人干预行为刍议被引量:2
《法学论坛》2009年第6期135-141,共7页史长青 
史长青主持的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调解人行为规范研究"(J08WD06)的阶段性成果
调解人主持调解的过程也是实施干预的过程,可以是对调解过程、实体内容或调解结果的干预,也可以表现为积极干预或消极干预。干预的强度主要与当事人心理、调解人身份、纠纷性质、纠纷涉及公益的程度以及调解程序设计等因素有关。适度干...
关键词:调解人干预行为 干预类型 影响干预的因素 干预风险 干预策略 
调解与法制:悖而不离的现象分析被引量:18
《法学评论》2008年第2期125-135,共11页史长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调解的基本原理与我国民事调解新问题研究"(编号07BFX068)的阶段性成果
调解与法制分别与"自下而上的正义"和"自上而下的正义"相对应,在理论与制度设计上必然呈悖反现象。然而,二者均以"正义"为终极目标,因而在"和而不同"之中又表现出融通的迹象,即调解的法制化与法制化中的优先调解。现代社会中调解与法制...
关键词:调解 法制 正义 法制化 优先调解 
实践、制度与理论:台湾乡镇市刑案调解范围之扩张被引量:1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32-40,77,共10页史长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BFX068)
台湾乡镇市刑案调解的范围一直呈扩张态势,由此引发调解实践、调解制度与调解理论之间的紧张关系。乡镇市刑案调解的适应性来源于当事人和社会的强烈需求,法律设定的界限屡遭超越。乡镇市调解实践中反映出的从事实出发的思维,比从法律...
关键词:台湾地区 乡镇市调解 刑案调解 
调解制度中的强制性因素研究被引量:17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27-35,共9页史长青 
调解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方式,自诞生之日一直处于合意与强制的紧张关系中。人们对调解制度的诸多期望导致了调解功能的多元化,从而为调解制度带来了强制性契机。对于调解制度中的强制性因素,理论界主要有否定论和限制论两种见解。强制性...
关键词:民事诉讼 调解制度 强制性因素 ADR程序 强制性调解 接受裁判权 
律师在美国集团诉讼中的角色
《中国律师》2006年第10期84-85,共2页史长青 
美国的集团诉讼制度在其发展的鼎盛时期一度被称为“美国的法律天才们最具特色的成就”,引起世界各国的浓厚兴趣,正当各国讨论移植与借鉴的可行性时,集团诉讼在美国却开始了几经沉浮的经历,成为备受争议的一项诉讼制度。许多国家的...
关键词:集团诉讼制度 律师文化 美国 文化土壤 鼎盛时期 澳大利亚 困难处境 移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