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晓东

作品数:24被引量:5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北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第二次柏林危机冷战德美关系外交政策阿登纳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榆林学院学报》《中国市场》《国际论坛》《党政干部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重商主义的出口管制思想与政策
《开发研究》2014年第2期153-157,共5页叶晓东 彭爽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政治经济视角下的出口管制研究"(项目批准号:10YJC790203)的阶段性成果
重商主义是国际贸易理论史上最早提出贸易保护理论的经济学说,其出口管制思想与政策分为两个阶段:早期重商主义主张禁止货币输出、控制原材料出口、管制外国商人的活动,这一时期的出口管制政策包括严格控制货币出口、限制原料和粮食出口...
关键词:重商主义 出口管制 贸易保护 国家干预 
第二次柏林危机与冷战时期德国的外交政策
《学理论》2013年第27期34-36,共3页叶晓东 
第二次柏林危机期间,美国试图牺牲联邦德国利益与苏联达成妥协,动摇了联邦德国对于它的西方最强大盟友的信心,迫使联邦德国重新审视其依靠西方实力促进德国重新统一的政策,着手改善与东方之间的关系。对美国的失望,坚定了联邦德国走德...
关键词:第二次柏林危机 冷战 德美关系 
艾森豪威尔政府第二次柏林危机政策的形成——兼论大规模报复战略的缺陷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105-109,115,共6页叶晓东 
湖北省教育厅思政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9b303)
冷战初期,尤其是艾森豪威尔政府执政时期,美国奉行的是"大规模报复战略"。然而在第二次柏林危机中,艾森豪威尔政府在拟定应对危机的政策时,并没有以大规模报复战略作为指导原则。大规模报复战略之所以被抛弃,是因为其存在着不可克服的...
关键词:冷战 艾森豪威尔 第二次柏林危机 大规模报复战略 缺陷 
西方国家住房分配制度的演变、特点及启示被引量:1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0期30-34,共5页叶晓东 彭爽 
西方国家住房分配制度经历了市场自由调节、政府加强干预、政府减少干预的演变过程,形成以市场分配为基础、分配方式多元化、政府有效干预的制度特征。我国城镇住房分配制度改革,要加快住房货币化分配的步伐,采取多种住房分配方式,尽量...
关键词:西方国家 住房分配制度 特点 启示 
论湖北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成就、问题与完善被引量:3
《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12期45-48,共4页彭爽 叶晓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5※ZD047
自1999年以来,湖北省实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取得的成绩斐然,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健全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筹措机制、制定科学的保障标准、充实工作力量、完善配套优惠措施等。
关键词:城镇居民 最低生活保障 制度建设 保障标准 完善 
1943—1955年美国对德政策的演变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130-134,共5页叶晓东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德国问题对美苏冷战的影响(1945-1963)"(2009b303)
二战后,出于对苏冷战的需要,美国对德严惩政策逐渐转变为扶持政策。美国为了增强对抗苏联的实力和稳定西欧,扶持建立联邦德国,从而造成了德国的分裂。联邦德国成立后,美国给予了不遗余力的支持,使其经济迅速复苏,主权得以恢复,并在北约...
关键词:冷战 美国 对德政策 
中国房地产市场管制的原因及目标被引量:2
《党政干部学刊》2009年第9期38-40,共3页彭爽 叶晓东 
中国房地产市场管制产生的原因在于房地产市场存在缺陷,管制目标是规范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弥补市场缺陷、优化配置房地产资源、保持房地产价格平稳、保证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 微观管制 宏观调控 
因袭与微调:肯尼迪政府第二次柏林危机政策的形成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5-8,共4页叶晓东 
探讨了肯尼迪政府第二次柏林危机政策的形成过程,认为这一政策是对美国传统政策因袭与微调的结果,既没有偏离美国的外交传统,又打上了肯尼迪个人思想的烙印。
关键词:肯尼迪政府 第二次柏林危机政策 磋商 
试析第二次柏林危机发生的背景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第3期74-78,共5页叶晓东 
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东西方关系走向缓和,东西方关系缓和并不意味着德国问题的解决。德国问题中最为敏感的是柏林问题,美苏等大国都在此有重大利益。由于柏林地位的特殊性,为苏联以柏林问题向美国施压提供了绝佳的场所。而在美苏核对...
关键词:冷战 美苏关系 德国问题 第二次柏林危机 背景 
第二次柏林危机初期的德美分歧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57-62,共6页叶晓东 
第二次柏林危机一开始,联邦德国与美国的分歧便暴露出来,在是否承认东德、德国重新统一的方式这两个重大的原则性问题上,美国的动摇让联邦德国感到不安。虽然在联邦德国的敦促下,美国最终回到了一贯的立场上,但联邦德国对美国的怀疑却...
关键词:第二次柏林危机 德美关系 分歧 同盟理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