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宝全

作品数:12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印象主义音乐风格印象主义音乐旋法调式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安阳师范学院学报》《飞天》《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美与时代(美学)(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明清盲艺人说唱艺术考释
《作家》2009年第16期224-225,共2页周宝全 
明清时期,是我国通俗文学和说唱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众多关于明清盲艺人的文献资料,生动地展现了这个特殊的群体在我国说唱艺术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而其中蕴藏的相关文化信息,涉及民俗学、传播学及通俗文学等多个方面,对研究我国曲艺...
关键词:明清时期 盲艺人 说唱艺术 
弓弦乐器研究呼唤对戏曲语言的重视
《飞天》2009年第14期94-95,共2页周宝全 
从语言学与音乐关系的角度讲,我国语言、音乐风格向来有"南柔北刚"之别。这种由语言因素而产生的音乐旋律风格的差异,也充分地反映在乐器的使用方面。明代魏良辅说:"北曲与南曲,……
关键词:弓弦乐器 民族音乐 戏曲语言 唱腔旋律 第一声 音乐旋律 语言因素 唱腔音乐 二夹弦 
印象派音乐风格的文化根源浅析
《飞天》2009年第12期66-67,共2页周宝全 
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载体,任何形式的艺术现象都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印象派音乐也不例外,它的孕育产生必然和那个时代的气息紧紧相关,所以其风格特征也必然受到各相关文化因素的影响。一。
关键词:印象派音乐风格 自律论音乐美学 印象主义音乐 文化根源 
瞽目艺人文化渊源及民间口头传播述论被引量:1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115-118,共4页周宝全 
我国上古时期有宫廷"瞽"者乐官,后世有"觅食"说唱于世的民间瞽目艺人。本文通过文献的对比分析,考述其历史渊源及流变轨迹,同时也旨在揭示这一特殊群体曾在我国传统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瞽目艺人 文化渊源 口头传播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前苏联民族乐器学研究
《中国音乐》2009年第4期231-234,共4页周宝全 
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是前苏联在乐器学领域的快速发展时期,至七十年代末,其乐器学与民俗学的结合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成果之显著令人瞩目。本文对这一时期前苏联民族乐器学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研究,从其发展的背景状况和理论方...
关键词: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前苏联 民族乐器学 
对“印象主义”继承与创新的理解
《长城》2009年第4期164-165,共2页周宝全 
众所周知,继承与创新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具有普遍的意义的辩证关系。继承即是对原有事物中合理部分的接续,也就是克服中的保留,否定中的肯定。
关键词:印象主义 德彪西 印象派绘画 印象主义绘画 
试析豫北四股弦戏曲的音乐特征被引量:2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116-119,共4页周宝全 
文章简要阐释了四股弦戏曲的起源、南府派的确立及兴衰 。
关键词:戏曲 音乐特征 调式 旋法 润腔 板式 
对德彪西音乐风格形成因素的思考被引量:2
《衡水师专学报》2003年第3期33-35,共3页周宝全 
在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美学思想与自律论美学思想的斗争中和影响下诞生了以德彪西为代表的独具特色的印象主义音乐,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主义文化促进了印象主义音乐的发展与繁荣。
关键词:德彪西 音乐风格 形成因素 音乐美学 印象主义 法国 
中国同宗民歌琐议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60-62,共3页周宝全 
同宗民歌是我国民间音乐长期传播的结果。在传播过程中每种同宗民歌虽然保留着原民歌"母体"的一些基本特征,但由于传播中的"模糊性"和"易变性"因素,使每种同宗民歌又都体现着不同的地域特色。本文阐述了同宗民歌的含义,种类划分,演变形...
关键词:同宗民歌 地域特色 调式 旋法 润腔 
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产生及其美学特征被引量:3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133-133,共1页周宝全 
一、印象主义音乐的产生人们普遍认为印象主义音乐应该是从德彪西开始的.以德彪西为首的印象派音乐家们,受"印象主义"绘画在艺术观念上的影响,多以绘画、自然景物、象征主义诗歌为题材,表现感觉世界的主观印象.与印象派画家对光和色的...
关键词:印象主义音乐 艺术风格 美学特征 音乐流派 欧洲 音乐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