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佰正

作品数:6被引量:4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浮游有孔虫大洋物种组成浮游植物壳体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应用生态学报》《海洋与湖沼》《海洋科学》《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西菲律宾海26万年来古生产力变化的颗石藻证据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9年第3期113-121,共9页安佰正 李铁刚 刘健 孙晗杰 徐兆凯 唐正 赵京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万年以来热带西太平洋颗石藻碳酸钙输出通量演变及其影响因素”(41706070),“中更新世以来热带西太平洋颗石藻钙化作用研究”(41876041),“80万年来热带西太平洋上层水体pH和pCO2演变及影响机理”(41230959);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鳌山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016ASKJ13);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西太平洋上层水体现代颗石藻碳酸钙分布特征”(MGE2017KG0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半岛东部近岸中、晚全新世高分辨率环境演化过程研究”(ZR2016DM12)
基于国际海洋古全球变化研究项目(IMAGES)在西菲律宾海本哈姆海台获取的高质量柱状沉积物岩芯MD06-3047(17°00.44′N、124°47.93′E),利用颗石藻下透光带属种Florisphaera profunda的相对丰度以及初级生产力转换函数,恢复了260 ka以...
关键词:初级生产力 颗石藻 东亚冬季风 晚第四纪 西菲律宾海 
南海南部上层水体浮游有孔虫的组成与分布特征被引量:2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9年第1期124-133,共10页安佰正 李铁刚 刘健 孙晗杰 于心科 常凤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万年以来热带西太平洋颗石藻碳酸钙输出通量演变及其影响因素"(4170607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0万年来热带西太平洋上层水体pH和pCO2演变及影响机理"(41230959);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鳌山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016ASKJ13);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西太平洋上层水体现代颗石藻碳酸钙分布特征"(MGE2017KG0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半岛东部近岸中;晚全新世高分辨率环境演化过程研究"(ZR2016DM12)
通过分析2012年4月在南海南部获取的浮游生物拖网样品,对水体中浮游有孔虫的区域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南海南部上层水体中共鉴定出现代浮游有孔虫19种,其中优势种为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Globigerinoides ruber...
关键词:浮游生物拖网 浮游有孔虫 垂直分布 南海南部 
西菲律宾海2万年以来浮游有孔虫壳体重量变化
《海洋科学》2016年第5期115-120,共6页安佰正 李铁刚 孙晗杰 于心科 仇晓华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XDA11030104);国家海洋局专项(No.GASI-04-0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30959;41206044)~~
为探讨2万年以来浮游有孔虫的壳体重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取自西菲律宾海MD06-3052岩芯的浮游有孔虫表层种Globigerinoides ruber进行壳体重量分析,基于氧同位素年龄模式,获得了2万年以来有孔虫传统壳体重量(WMS)和标准化壳体重量(WSN...
关键词:西菲律宾海 浮游有孔虫 壳体重量 
浮游有孔虫标准化壳体重量测试方法及在西太平洋的应用被引量:3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881-889,共9页安佰正 李铁刚 孙晗杰 熊志方 常凤鸣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No.XDA10010305);国家海洋局专项项目(No.GASI-04-0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230959,41206044)
使用标准化壳体重量法和传统壳体重量法分别对中国南海(South China Sea,简称SCS)站表层沉积物和MD06-3052岩心沉积物样品进行了测试,获得了浮游有孔虫种属Globigerinoides ruber(G.ruber)的标准化壳体重量和传统壳体重量.通过对SCS站...
关键词:标准化壳体重量 浮游有孔虫 碳酸盐 碳循环 西太平洋 海洋地质. 
夏季南海西部今生颗石藻被引量:15
《海洋与湖沼》2011年第2期170-178,共9页孙军 安佰正 戴民汉 李铁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6093;405210003和90711006号;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点项目;KZCX2-YW-QN205号;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9CB421202号
首次报道了南海西部上层水体今生颗石藻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和分布。根据2007年9月在南海西部海域(11°—15°N,110°—114°E)32个站位采集的200m以浅208个颗石藻样品在偏光显微镜下的分析结果,研究了该海域颗石藻群落特征,并进行了...
关键词:今生颗石藻 南海西部 物种组成 分布 赫氏艾密里藻 大洋桥石藻 
2006年秋季东海陆架浮游植物群集被引量:23
《应用生态学报》2008年第11期2435-2442,共8页王丹 孙军 安佰正 倪晓波 刘素美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40060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点方向项目(KZCX2-YW-2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676089)
根据2006年11月19日—12月24日在东海陆架海域(24.0°—32.0°N,120.0°—127.0°E)进行的综合采样调查,对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的群集特征进行了研究.本次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4门64属145种(包括未定名种),其中硅藻是该调查海区浮游植物的主...
关键词:浮游植物 物种组成 断面分布 陆架 东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