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良

作品数:60被引量:3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大乘起信论》如来藏佛教《华严经》日本佛教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哲学研究》《宗教学研究》《宗教研究》《佛学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应用佛教学发微
《世界宗教文化》2024年第6期13-20,共8页张文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语系佛教解经古文献编目整理和诠释研究”(编号:22&ZD256)的阶段性成果。
与传统佛教学相比,应用佛教学在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上皆有新的开拓,特别是在研究方法上,应用佛教学研究需要从文献导向到问题导向、从传统解释学到现代解释学、从“我注六经”到“六经注我”的转变,这种转变意味着佛教从单纯的研究对象...
关键词:近代佛教学 应用佛教学 佛教研究方法论 
太虚如来藏思想述评
《中国佛学》2024年第1期149-163,共15页张文良 张舒晴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系佛教解经古文献编目整理和诠释研究”(项目号:2222&ZD256)的阶段性成果。
通过太虚对《胜鬘经》《楞严经》《大乘起信论》中的如来藏思想的评述可以看出,太虚对于印度佛教中如来藏思想并不是无批判地接受,而是力图从融合佛教的立场出发,将中观学、唯识学和如来藏思想相融通。太虚的这种诠释路径与永明延寿《...
关键词:太虚 《大乘起信论唯识释》 如来藏 
黄檗一系禅学思想中的华严元素:一窥“华严禅”思想谱系
《宗教学研究》2023年第4期69-74,共6页杨小平 张文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华严法界思想研究”(22FZJB00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东亚与中国宗教研究”(22JJD30002)阶段性成果。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了黄檗一系禅学思想中的华严元素。第一,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为中心,考察了马祖道一、黄檗希运、隐元隆琦对《华严经》思想的理解、诠释与受容。第二,分析以圆悟克勤为代表的禅僧对华严宗四法界理论的理解和诠...
关键词:马祖 希运 克勤 隐元 华严禅 
“体用”“体相用”概念起源再考被引量:3
《哲学研究》2023年第10期48-55,128,F0003,共10页张文良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南北朝《涅槃经》注释书的综合研究”(编号19JJD730005)的阶段性成果。
《敦煌秘笈》中的“不知题佛经义记”中频出的“体义”一词构成“体用”概念的重要过渡概念。而这一概念之所以被“体用”概念所取代,与“体一义异”的命题不如“体用相即”命题更适合表达概念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关。“体相用”概念的直...
关键词:体用 体相用 《义记》 《涅槃经集解》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方立天的佛学研究及其学术贡献
《世界宗教研究》2023年第8期11-17,共7页前川健一 张文良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我国传统宗教中国化历史经验既有典范性研究成果的亚洲传播: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日译”(课题号22JJD730010)的阶段性成果。
方立天先生的佛学研究的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佛教哲学的现代阐释、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佛教哲学中国化的研究。其中,用当代人能够理解的方式对佛教哲学的解读发挥了佛教文化启蒙的历史作用;对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
关键词:方立天 佛教哲学 佛教中国化 东亚佛学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日文版前言
《世界宗教研究》2023年第8期18-22,共5页菅野博史 张文良(译) 
方立天先生《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一书的学术贡献,首先在于其对中国佛教哲学的整体性、系统性的概括和整理;其次在于其研究方法上的多元性和综合性,即综合运用文献学、思想史学、比较宗教学等方法,为当代佛教研究方法论的确立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方立天 佛教哲学 
中国华严教学中的般若系经典
《宗教研究》2023年第1期122-134,共13页张文良 
中国华严宗思想家关注般若系经典并通过注疏的方式阐释其思想,目的在于将般若系经典的思想与《华严经》所代表的所谓“圆教”思想加以整合,从而构筑既有层次性又有统一性的“圆教”思想体系。可以说,中国华严思想家是在吸收般若系经典...
关键词:华严宗 般若思想 
星云满天映山河--回忆星云大师的二三事
《法音》2023年第3期47-49,共3页张文良 
惊闻星云大师圆寂时,我正在日本京都访学。看着窗外飘着漫天雪花,顿感朔风鸣咽,天地含悲。与大师交往的片断如一幕幕立体电影的画面,重新浮现在脑海里。我第一次仰瞻大师的风采是1989年3月,星云大师率“弘法探亲团”访问内地。大师的这...
关键词:星云大师 弘法 北京图书馆 日本京都 禅学 立体电影 佛学 圆寂 
“观师”与南北朝涅槃学
《世界宗教文化》2022年第6期128-134,共7页张文良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南北朝《涅槃经》注释书的综合研究”(编号:19JJD730005)的阶段成果。
唐代灌顶在《涅槃经疏》中所频频引用的“观师”的涅槃说,往往结合对梁代涅槃家诸说的批判而展开,显示出与梁代涅槃学的密切关系。虽然其生平无从考证,但根据其思想特征和南北朝涅槃学思想史分析,“观师”很可能是智者大师在《法华玄义...
关键词:“观师” 灌顶 《涅槃经疏》 涅槃学 
太虚对“真如熏习”的阐释及其理论意义被引量: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1期56-60,共5页张文良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课题“南北朝《涅槃经》注释书的综合研究”(19JJD730005)阶段性成果。
“真如熏习”概念出现于《大乘起信论》,在近代唯识学复兴运动中,围绕这一概念能否成立,支那内学院的欧阳渐、王恩洋与太虚法师之间曾发生激烈的争论。这一争论是中国佛教史上的“性宗”“相宗”之争在近代的延续,彰显了双方对于唯识学...
关键词:太虚真如熏习 种子熏习 《大乘起信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