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

作品数:8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蒙古族草原丝路长调文化共享东归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民族艺术研究》《黄河之声》《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广播歌选》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张家界阳戏音乐形态分析研究被引量:1
《黄河之声》2019年第9期4-7,共4页张颖 
戏曲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它特殊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复兴民族文化浪潮的兴起,戏曲的传播也开始得到发展,各地的地方剧种相应地受到重视。张家界阳戏原属于祭祀性戏曲,是由傩歌、傩舞...
关键词:张家界阳戏 音乐分析 
张家界阳戏发展及传承现状研究被引量:1
《黄河之声》2019年第10期12-14,17,共4页张颖 
张家界阳戏作为一种地方小戏,在张家界土家族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时全球化加剧,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阳戏的生存样态正在发生剧烈变革,其传承形成官方与民间双重维护的局面。本文以官方阳戏剧团及纯民间阳戏剧团作为个案,来探讨...
关键词:张家界阳戏 发展与传承 
迁徙的部落,流动的景观——蒙古族土尔扈特部民歌研究被引量:1
《民族艺术研究》2018年第6期39-46,共8页张颖 
17世纪30年代,蒙古族土尔扈特部落从中国西迁至俄罗斯伏尔加河畔,140余年后东归回到中国新疆,现今仍分布在俄罗斯、蒙古国、中国等多个国家与地区。他们的迁徙路线贯穿欧亚大陆,是草原丝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迁徙区域既是一条北方商贸大...
关键词:地理空间 声音景观 草原丝路 蒙古族 土尔扈特民歌 
从族缘到地缘:草原丝路上蒙古族土尔扈特部长调音乐的东归格局及其文化共享被引量:3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27-37,共11页杨红 张颖 
在全球化多元共生的语境中,将族群身份、流动边界、离散现象以及文化认同与民族的迁徙历史融为一体,是深入理解音乐趋同性、差异性、关联性与特殊性的重要前提。在亚洲北方草原,作为准噶尔四卫拉特之一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曾沿着草原丝...
关键词:草原丝路 土尔扈特 东归格局 地缘认知 文化共享 
历史与文本之间:蒙古族土尔扈特部长调叙事被引量:1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82-90,共9页张颖 
"北京市属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建设与教师职业发展计划项目"<中国跨界民族音乐文化的考察与研究--东南亚;东北亚以及北方草原音乐文化的跨境之统合>阶段性成果之一
国家、民族、族群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不同的记忆,并通过符号文本、书面文本、口头文本等多种形式来延续,并在此过程中完成历史的再表述。蒙古族长调作为口头文本,一方面以歌词的延续来承载其族群特殊历史过程,另一方面进行着现代变迁...
关键词:历史记忆 口头文本 蒙古族 土尔扈特部 长调音乐 
传统音乐文化在城市中的特征——以城市中的蒙古族音乐文化为例
《音乐时空》2016年第3期21-21,32,共2页张颖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进程,人口增多、流动率加剧,城市成为一个集多种身份、功能为一体的复合整体。亚文化、跨文化、移民文化、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民族或族群认同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城市音乐文化研究的焦点。传统音乐文化进入城市后,...
关键词:城市音乐 传统音乐 蒙古族音乐 
源与流的“对话”——蒙古音乐在北京被引量:1
《黄河之声》2016年第1期70-76,共7页张颖 
在不断加剧的城市化进程中,传统音乐逐渐成为"亚文化",有一部分传统音乐逐渐消亡,而另一部分却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得到了保存与发展。蒙古音乐在北京的存活情况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在北京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文化日趋呈现饱和状态,蒙...
关键词:蒙古音乐 社会变迁 城市化 北京 
族群认同下的“华夏记忆”拱屿“纯如轩”十番乐队调查报告
《广播歌选》2014年第2期10-13,共4页张颖 
“十番”是一种民间器乐合奏形式,与古代的“宫廷音乐”一脉相承、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瑭头镇拱屿村,有一支名为“纯如轩”的十番乐队,他们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古代十番音乐的面貌.在这个“华侨之乡”,传统的十番为何得以保存?以何...
关键词:族群认同 乐队 华夏 调查 记忆 宫廷音乐 器乐合奏 文化接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