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崇志

作品数:17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戏曲选本戏曲明清考论情感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学术交流》《艺术百家》《红楼梦学刊》《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化自信研究的热点演变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临沂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1-12,共12页朱崇志 丁贝杰 
借助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收录的“篇名=文化自信”的学术期刊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自1999年起,文化自信研究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2015年后进入爆发期,近年来有所下降;该领域发文最多的学者是仲呈祥、陈先达,发文最多的机构...
关键词:文化自信 CITESPACE 中华文化 文化话语体系 可视化 
近代上海剧坛粤剧“红楼戏”表演研究
《红楼梦学刊》2024年第2期198-212,共15页朱崇志 丁贝杰 邵文清 
粤剧“红楼戏”在近代上海剧坛长期持续演出,具有阶段性表演特征。其剧目编排强调世俗趣味、表演风格偏重优美文雅、舞台造型力求新奇鲜亮,是早期上海“红楼戏”表演的突出现象,并引领和启发了新剧、京剧等其他戏曲样式的红楼戏表演。
关键词:近代上海 粤剧 红楼戏 
清末上海新丹桂茶园表演《红楼梦》戏曲考论被引量:2
《红楼梦学刊》2020年第3期211-224,共14页朱崇志 
2015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民国话体文学批评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5ZDB079)阶段性成果。
光绪年间上海新丹桂茶园上演的《红楼梦》戏曲,间断持续了18个月,曾在两个戏园转换表演;演员来自不同戏班、不同区域,属于昆腔、直隶梆子腔等多声腔汇演;其剧本有可能参照了陈钟麟的《红楼梦传奇》而非仲振奎的作品;其预设广告的宣传方...
关键词:光绪年间 新丹桂 红楼梦 戏曲 
文体视角下柳宗元苏轼说体文之比较
《滁州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46-49,共4页丁贝杰 朱崇志 
说体文是由“说”引发生成的论说文体,后经发展演变成文章一体。柳宗元、苏轼皆是富有才华的文学家,二人所处时代不同,但人生经历相似,故二人说体文表现出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貌也有异同。柳宗元偏“情”,苏轼主“理”;柳宗元善写寓言说...
关键词:柳宗元 苏轼 说体文 题材 体裁 艺术特色 
《图画日报》与近代上海戏剧传播
《戏剧艺术》2014年第4期124-128,共5页朱崇志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近代报刊曲话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2JJD750007
《图画日报》作为戏剧传播的典型个案,较早反映了近代上海戏剧通过报刊这一大众媒介进行传播的种种特征,既有对戏剧文本和戏剧表演的本体传播,也有对戏剧相关信息的延伸传播,体现了近代上海戏曲文化生态构成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关键词:《图画日报》 戏剧本体传播 戏剧延伸传播 
明清咏剧小曲研究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2012年第2期119-126,共8页朱崇志 
明清咏剧小曲是传播戏剧的重要媒介。在艺术演变过程中,明清咏剧小曲的文本形式呈现出体例由随意性转为专门化、数量由少至多、曲调形式由单一而繁复的特征;在传播内容上,则明显从剧情评介走向多元敷衍、从主要咏唱南戏辐射至各种戏剧...
关键词:咏剧 小曲 明清 
综括大成 独出机杼——评赵山林《中国戏曲传播接受史》兼论戏曲研究的传播学方法
《戏曲研究》2009年第3期369-376,共8页朱崇志 
自20世纪初王国维首辟以现代学术方法研究古代戏曲之径,百年来的戏曲研究经历代学者踵事增华,举凡创作、表演、演员、剧场等方面的探讨均成果丰硕,形成了相对严整的学术体系,观其研究方法,则主要有文献整理、文本阐释。
关键词:戏曲研究 独出机杼 中国戏曲 接受史 传播学研究 学术方法 历代学者 受众研究 徐小香 传播过程 
彰显人文个性,梳理审美文脉——简论杜桂萍《清初杂剧研究》的学术特点
《学术交流》2007年第9期151-152,共2页朱崇志 赵山林 
关键词:杜桂萍 《清初杂剧研究》 清初杂剧 
戏曲选本所收《北西厢》考论
《戏曲研究》2007年第2期120-130,共11页朱崇志 
戏曲选本是指戏曲选家根据一定的意图、依据一定的编选原则和编选体例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戏曲作品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单剧、单出或单曲汇聚而成的作品集,于外在形态和内在功能上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西厢记》
关键词:北西厢 《西厢记》 曲文 雍熙乐府 群音类选 远山堂 外在形态 崔时佩 祁彪佳 富春堂 
论清代中期戏曲选本的转型被引量:1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58-61,共4页朱崇志 
清代是古代戏曲选本发展的转型时期,主要有三个特征:文人文化层的退场、昆腔选本的衰变和花部诸腔选本的崛起,体现了戏曲选本向民间立场的回归.
关键词:戏曲选本 转型 文人文化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