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玲

作品数:7被引量:4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拾荒者新移民聚落研究都市珠三角更多>>
发文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民俗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珠三角“村改居”与反城市化现象探析被引量:18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129-135,共7页李翠玲 
在对珠三角一个"村改居"社区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土地、计划生育和福利方面对城市化进程中的反城市化现象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当地居民反对的并不是城市化,而是城市化对他们利益的损害。对农业和非农户籍的争夺,反映了沿海发达地区城...
关键词:反城市化 村改居 城乡关系 
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文化遗产特征分析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19-23,共5页李翠玲 胡敏哲 
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的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特征,其源于实践、来自探索,本土性与世界性共存,继承性与创新性并重,并且充满活力、与时俱进。对这些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对于建设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广州亚运会 志愿服务 文化遗产 特征 
社神崇拜与社区重构--对中山市小榄镇永宁社区的个案考察被引量:5
《民俗研究》2011年第1期171-186,共16页李翠玲 
民间信仰不仅是维系传统农业社会结构的重要力量,对于转型时期的乡村社会亦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可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转型带来的冲击和矛盾,充当社会转型的润滑剂。以传统社神崇拜为例,虽然当前现代化、市场化等外部力量使其在结...
关键词:社区共同体重建 社神崇拜 地缘 公共意识 
拾荒者与底层社会:都市新移民聚落研究被引量:7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46-49,共4页周大鸣 李翠玲 
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八次资助课题(2006);"广州兴丰垃圾场拾荒者研究"系列成果之四
无论是政府管理部门对拾荒者的忽视,或是北城当地人对拾荒者的歧视,还是拾荒者本人对他们的命运的认识,都深深地刻上了拾荒及拾荒者所蕴涵的特定符号意义的烙印,这些意识和态度都直接与拾荒者所处的社会地位相关。
关键词:拾荒者 底层社会 身份边缘 
拾荒者的社区工作:都市新移民聚落研究被引量:2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36-42,共7页周大鸣 李翠玲 
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八次资助课题(2006)
通过对广州市兴丰垃圾场上拾荒者的日常工作描述,认为由于搭荒者所拥有的社会资源的匮乏和其他结构性因素,他们所拥有的生活机会和选择都极其有限。由于职业需要,他们的生活环境简陋,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较大,他们的工作为国家资源的...
关键词:拾荒者 社区工作 生活空间 
拾荒者的社区生活:都市新移民聚落研究被引量:2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50-54,共5页周大鸣 李翠玲 
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八次资助课题(2006)是作者广州兴丰垃圾场拾荒者研究系列研究之二
通过对广州市兴丰垃圾场上拾荒者日常生活的描述,认为拾荒者的社区生活体现出了都市与乡村的混合特征,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相对活跃的公共生活,一个新型的都市社区已显露雏形。
关键词:拾荒者 社区生活 公共空间 
垃圾场上的空间政治——以广州兴丰垃圾场为例被引量:11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31-36,共6页周大鸣 李翠玲 
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八次资助课题(2006)。
通过对广州市兴丰垃圾场上的空间政治研究,认为政府、地方势力、拾荒老板和普通拾荒者的互动构建了垃圾场的特定社会空间,其实质是社会关系的生产,空间背后的权力逻辑在支配着空间的生产。
关键词:垃圾场 空间政治 社会空间 空间生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