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雯

作品数:6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怀古词旷达茶事诗词审美化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宿州教育学院学报》《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克拉玛依学刊》《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教师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如何讲故事——论幼儿故事的表达策略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62-64,共3页李雯 
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师范学校生态课堂构建的实践研究>(主持人:葛高元;课题编号:CTF120436)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讲述幼儿故事是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讲述时应注意故事再创造、角色塑造、风格营造这三个方面的表达策略,以适应不同年龄幼儿思维特点、心理特征和语言接受能力。
关键词:讲述幼儿故事表达策略故事再创造角色塑造语言风格 
苏轼咏茶诗词浅论被引量:2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28-31,47,共5页李雯 
宋代是我国茶文化发展的兴盛时期,有大量咏茶诗词传世。其中苏轼的咏茶诗词承载了大量的茶文化信息,也透露了苏轼的人生态度和审美倾向。
关键词:苏轼 咏茶诗词 茶事 审美化 
论苏轼怀古词的艺术风格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12期185-187,共3页李雯 
苏轼的怀古词数量不多,但风格独特,或慷慨豪迈,或清新细腻,但都体现出高逸旷达的特点。苏轼怀古词的这种艺术风格源自其旷达超脱的思想,也源自其有意为之的尝试,对后世怀古词创作有着深远影响。
关键词:苏轼 怀古词 艺术风格 旷达 
苏轼怀古词初论
《铜仁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11-15,共5页李雯 
苏轼的怀古词数量不多,但内涵丰富,包括讽咏君王、追怀隐士和感慨兴替等思想,从中可看到苏轼旷达超脱思想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苏轼 怀古词 旷达 
苏、辛怀古词比较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8期37-38,41,共3页李雯 
苏轼、辛弃疾的怀古词一脉相承,但苏轼的怀古词内容更为自由,旷达超脱、浩怀逸气,而辛弃疾的怀古词更多表现渴望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壮志,感情豪壮、炽烈、沉郁悲愤。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二人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人生遭遇、人生抱...
关键词:苏轼 辛弃疾 怀古词 
试论苏轼《永遇乐·明月如霜》的三重主题
《克拉玛依学刊》2007年第6期115-117,共3页李雯 
苏轼的《永遇乐·明月如霜》一词从彭城夜宿燕子楼对盼盼的追忆到对故园的思念,到对人生短暂如梦的认识,层层递进的三重主题是词人是否坚持个人操守的感叹,更是对历史人生的思索。苏轼终其一生寻找一个心灵的落脚点。
关键词:黄楼时期 追忆 风波 人生如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