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惠林

作品数:29被引量:4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红河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意识形态国家认同大众传媒公民意识媒体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今传媒》《东南传播》《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新闻世界》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技术与时代相遇:媒介社会学背景下的算法推荐研究
《新闻论坛》2022年第4期24-28,共5页杨惠林 李刚存 赵琴粉 
云南省教学改革项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基于VR+AI智慧媒体技术的文史类专业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180031);红河学院“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思政人才培养虚拟教研室建设研究”(项目编号:XNJYS202112)的研究成果。
本文在媒介社会学的视角下探讨算法推荐的特征以及伦理风险。结合算法推荐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阐明了算法推荐在满足了信息时代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迎合、取悦、凸显了用户主体地位的同时也造成了个人需求与社会需要、个人...
关键词:算法推荐 不确定性 社会价值 公民意识 传媒公共性 
红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短视频传播策略研究——以彝族刺绣为例被引量:2
《红河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8-11,共4页聂芸芸 庞守贵 杨惠林 
红河州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短视频传播与转化研究——以红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彝族剪纸刺绣文化传承基地为例(2019YB08)。
红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如何传播与传承,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当下面临的紧要课题。在短视频传播的新媒体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短视频传播符号再造重构文化消费景观。文章提出了彝族刺绣非遗短视频传播策略:...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短视频传播 策略 彝族刺绣 
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生态文化的传播路径研究被引量:2
《农业考古》2019年第3期247-253,共7页杨惠林 陆汉兵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大众传媒与滇南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4YJC860033)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哈尼梯田,是哈尼族千百年来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其构建的森林-水源-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自然空间,全面、系统展现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自然生态观以及在此基础形成的生态文化、伦理文化、价值体系与社会秩序等,这些文...
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 哈尼梯田 生态文化 媒介仪式 文化传播 
社会现实、民意焦虑与媒体污名化的互动:“官二代”媒体形象建构——基于人民网的分析(2010—2018)被引量:1
《湖北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183-188,共6页杨惠林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大众传媒与滇南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构建研究”(14YJC860033)的阶段性成果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的背景下,通过对人民网自2010年到2018年的关于“官二代”的185条新闻样本从内容、话语、修辞等维度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媒体对于“官二代”的报道重点主要集中在与公众发展密切相关、社会高度关注的主题...
关键词:“官二代” 媒体形象 民意焦虑 社会舆论 污名化 
生存、延续、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媒介化路径构建研究被引量:1
《新闻知识》2018年第11期13-16,共4页杨惠林 赵琴粉 
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大众传媒与滇南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构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4YJC860033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各少数民族在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创造与生成了共同的文化,国家认同因为有了共同的文化基础,才会持久与稳固。在信息化时代,充分发挥传媒的力量来促进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可能会是有效的路径之一,本文回顾...
关键词:大众传媒 少数民族 民族文化 国家认同 
少数民族的媒介化形象研究——以媒介报道中的壮族为例被引量:1
《新闻知识》2016年第5期12-15,共4页杨惠林 赵琴粉 薛淳元 
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大众传媒与滇南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构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4YJC86003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应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媒体在报道少数民族时应客观、真实地呈现出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而不是过多地关注少数民族的"奇异"文化来创造、制造媒体"奇观"。本文通过定量与定...
关键词:媒介形象 壮族 建构 民族团结 意识形态 
微博谣言的传播机制及治理研究
《编辑学刊》2015年第6期113-117,共5页杨惠林 赵琴粉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大众传媒与滇南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构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为14YJC860033
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自媒体微博的出现,谣言找到了最好的"传播"平台。文章分析了自媒体时代微博谣言及其传播的方式,提出具体措施,建议改善微博传播环境,规避网络谣言的产生。
关键词:微博 谣言 自媒体 传播机制 意见领袖 
互联网思维下的民族认同研究——以“僚人家园”为例
《红河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75-77,86,共4页杨惠林 朱振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大众传媒与滇南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构建研究(14YJC860033)
文章主要探讨互联网背景下的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主要的内容涉及到民族认同在互联网中呈现出怎样的趋势与指向,如民族文化借助互联网这一有效平台,获得了文化再生与文化再造的机会。另外,民族文化借助网络媒介可以获得经济利益,同时在...
关键词:互联网 民族认同 传统媒体 公民意识 
大众传媒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基于媒介哲学的分析与思考被引量:1
《新闻知识》2015年第10期3-5,共3页杨惠林 赵琴粉 
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大众传媒与滇南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构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4YJC860033
认同问题在近代社会以来,就一直成为研究的显学,尤其是在多民族国家,各种认同问题交错叠加。处于信息化时代的当下,思想多元、价值多元,认同问题更是错综复杂。如何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对国家认同情感的培育与塑造,提升国民国家认同的情感...
关键词:大众传媒 国家认同 媒介时间 媒介现实 媒介仪式 公民意识 
全媒体视阈下地方高校广播电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红河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为例被引量:10
《新闻知识》2015年第4期91-93,共3页杨惠林 赵琴粉 
红河学院产学合作质量工程"新媒体视域下广播电视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批号:CXJH1302)的阶段性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大众传媒与滇南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构建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4YJC860033)的阶段性成果
专业"大而全,小而全"是某些地方高校的真实写照,由于一些高校师资、设备、资源等方面的不足,市场论证不充分,在办学方面只能简单地模仿、盲目地照搬,并没有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只是单纯地复制一些大学的办学思路与人才培养模式,同质化...
关键词:全媒体 广播电视学 产学融合 应用型人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