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良川

作品数:18被引量:4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正义观分配正义感性活动思维方式分配正义思想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哲学研究》《现代哲学》《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兰州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重生”、“再重生”的差异——德勒兹差异哲学刍议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61-68,共8页涂良川 刘晓晓 
同一的个性与个性的同一,是现代人最为本真的存在悖论。当下,资本和技术的合流制造着更加隐秘、深层、高级的齐一化现实世界,然而,对作为现代性乡愁的同一性怀着深深留恋感的人们却沉迷于"我们不一样"的表面狂欢无法自拔。德勒兹敏锐洞...
关键词:现代性 德勒兹 同一 差异 自由个性 
《资本论》商品概念的政治叙事及其哲学批判被引量:3
《哲学研究》2019年第3期36-42,共7页涂良川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政治哲学视阈中的分配正义及实践路径研究"(编号13CZX019)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资本主义生产的逻辑起点和基本要素,商品在《资本论》中被界定为表征资本主义政治本质、批判资本逻辑宰制的经济学-哲学概念。马克思分别从资本主义的政治原象、政治逻辑及政治生命的角度,赋予商品以劳动产品、货币和劳动力这三个...
关键词:《资本论》 劳动产品 货币商品 劳动力商品 
周人的“天命”观念与“德治”理念被引量:2
《江苏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158-163,共6页涂良川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政治哲学视阚中的分配正义及实践路径研究”(13CZX0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4M56130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国梦研究”(14ZDA009)资助.
周人变革了夏商以来的天命政治神学,开创了中国"道德政治"的传统。周人政治哲学在革除夏商"天命"观念神学内涵的同时,将民心、民欲与民情上升为与"天命"齐观的形上层面,形成了"天"与"民"互释的"德治"理念。总体而言,周人"顺天应人"的政...
关键词:天命 民欲 民心 德治 
基于微课的混合学习模式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长春大学学报》2018年第6期120-124,共5页涂良川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CZX019)
在"互联网+"时代,课程教学的数字化、网络化是大学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微课作为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的数字化资源在"互联网+"时代日益显现其重要性。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的实践经验,从经典文本分析...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混合学习 微课 
马克思自由观的双重向度及现实意蕴被引量:1
《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25-30,共6页涂良川 李爱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3CZX01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4M5613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古典经济学和黑格尔哲学的自由观在各自的致思取向上分别抵触和通达了自由的现实向度和超越向度,但由于各自在形式上的不彻底性与内容上的非现实性而归于解体。马克思的自由观创造性地融合了自由之现实性与超越性,在形式的准先验性与内...
关键词:自由 科学 精神 现实 
马克思“现实的历史的人”及其意义被引量:3
《哲学研究》2016年第5期35-39,共5页涂良川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政治哲学视阈中的分配正义及实践路径研究"(编号13CZX01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2014M561304)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现实的历史的人"是蕴涵其哲学真义的基础性概念。马克思分析了费尔巴哈"一般人"的理论视阈与形上困境,澄清了建构"现实的历史的人"的"感性活动"之存在论意义。马克思真正颠倒了传统形而上学"神话学"和近代哲学的"意识内在性"。...
关键词:感性活动 现实的历史的人 形而上学 
孔子之“礼”的政治哲学意蕴被引量:1
《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12-17,共6页涂良川 李爱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政治哲学视阈中的分配正义及实践路径研究"(13CZX01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4M56130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国梦研究"(14ZDA009)阶段性成果
孔子之"礼"阐释了"为国以礼"的"礼治"。孔子"从周"的"复礼",不是简单地回复周制,而是在赋予"周礼"人伦根基的前提下重建政治秩序。这是继"殷礼"损益"夏礼"、"周礼"损益"殷礼"的又一次重大损益。孔子之礼的政治哲学强调,政治的稳定与权...
关键词: 正名 为国以礼 
劳动与需要:马克思分配正义的双重视野被引量:7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85-90,共6页涂良川 李爱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CZX01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4M561304)
马克思的分配正义不仅仅包含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及其因地制宜的具体措施,更本质地刻画了分配不可逾越的历史现实。这就要求我们在哲学和实践上真实地面对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本文认为,与一般的仅仅在分配问题和权利问题上兜圈子的实证主...
关键词:分配正义 劳动 需要 权利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双重特质与革命的两重向度被引量:1
《理论月刊》2012年第11期11-15,共5页涂良川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与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问题依然是我们今天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双重特质探讨了革命的两重向度,并以此透视当代的社会变革。认为,只有超越历史唯物主义的单一化与革命理论的抽象化,从社会历史...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 革命 政治 社会变革 
马克思“感性活动”的形上意蕴被引量:7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31-34,共4页涂良川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09YJC200007)
"感性活动"是马克思理解人生存与发展的现实根基。通过对人现实的"感性活动"的方式、内容、形式、理想目标和价值追求的探讨,马克思形成了把握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实现了"形而上学的颠倒",形成了他"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马克思的"...
关键词:感性活动 马克思 哲学 思维方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